银行要与第三方支付抢市场 但传统信用卡的互联网转型之路并不好走


2017-3-27 14:21

在“2017 年个推大会”上,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总经理王卫东如此说道。尽管如此,但提起互联网金融,我们想到的更多是支付宝、微信、P2P 等产品,而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其互联网转型之路看上去走得并不顺利。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总经理王卫东)

进军移动支付:云闪付与扫码支付

支付原本是信用卡最本质功能,但这些年来国人刷卡消费的习惯却始终很难培养成型,反而是在近两年中,支付宝和微信借助强有力的地推和烧钱补贴培养,硬是完成了移动支付的用户教育,直到这时,银联的云闪付才姗姗来迟。

王卫东在大会现场也承认“我发现这一块 Pay 得并不好。在北美 Apple Pay 发展速度市场占有率是 10%,而在国内是个位数”。

当然,银联和各大银行也没有吊死在云闪付一棵树上。去年年底,银联推出了“二维码支付标准”,准备与支付宝、微信抢夺扫码支付市场,各家银行也开始在自家的 app 上推广起了二维码支付,做法也与当初支付宝和微信如出一辙:烧钱。

与精打细算的第三方支付厂商不同,不差钱的银行出手更加阔绰,例如工行春节前发了 2000 万“红包”,可直接用于扫码支付抵扣;建行为了鼓励用户使用“龙支付”也是各种送券;浦发银行最近则在便利店展开了二维码支付满 20 减 15 的活动。

然而在推广期过后,如何在体验和功能上无法实现与第三方支付差异化的情况下留住用户,就是银联和各家银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且各家银行各自为战的局面也分散了整体的战斗力。面对数十家银行 app,用户可能还是默默地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支付了事。

况且现阶段银行的二维码支付,在体验上尚无法与第三方的移动钱包相媲美。每家银行都表示自己的 app 可支持多家银行,但我在使用工行“融 e 联”进行扫码支付时,尝试了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均无法支付成功,最终换为工行卡才得以顺利支付,这一问题也在其他用户身上得到了证实。

王卫东认为今年会是银行二维码支付快速发展的阶段,交行今年在移动端的目标是达到 4000 万客户。或许财大气粗的银联和银行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补贴迅速获取大量用户,但用户的使用习惯恐怕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了。

银行的优势:品牌影响和风控能力

银行也并非毫无优势,其在金融行业多年累积下来的品牌影响力和信用基础仍是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所难以企及的。

王卫东在大会现场提到了这几年大火的 P2P 产品,认为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成立时间不长,风控能力不足,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也明显不到位。相比之下,我国的信用卡行业已发展了数十年,银行的风控能力和数据基础显然更为成熟。

虽然银监局的“三亲见”原则(亲见本人、亲见申请资料原件并鉴别真伪、亲见签名)让信用卡的办理显得不如第三方支付或 P2P 平台账户开通那样快捷,但也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

当然,各家银行也在尽可能地简化信用卡申办流程,例如通过现场办卡终端可快速提交资料,实现“秒批”,花旗银行甚至提供了现场核发卡片的服务。与以往需要在网点手动填写一大堆表格相比,申领信用卡的体验已提高了不少。

此外,不同于商业公司有着市值增长的压力,信用卡作为银行业务的一部分,本身的经营压力较小,且经过多年的发展,营利能力已经相当可观。比如招商银行去年一年仅信用卡的利息收入就达 323 亿人民币,而上海市金融信息行业协会发布的《上海网络信贷服务业白皮书 2016 》显示,2016 年 1-9 月,15 家网贷企业中,成交量最高的仅为 156.53 亿,平均营业利润仅为 5.1%。

比起从零开始的互联网公司,银行在进行互联网转型中的另一先天优势在于他们的 C 端用户是现成的,但是要如何将这些用户吸引到 app 上,王卫东他表示平台需要一个引爆点,至于如何引爆,银行方面仍处于不断尝试摸索阶段。

然而,传统银行,或者说信用卡要实现互联网转型,用户量是一回事,让产品有用、用户愿意用又是另一回事了。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