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金融薛洪言:关于消费金融两大策略和四大趋势


2017-4-27 18:43来源:移动支付网

薛洪言

4月20—21日,由移动支付网和北京移动金融产业联盟共同举办的2017中国移动金融发展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第二天下午的“消费金融”论坛上,来自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带来了关于消费金融两大策略和四大趋势的主题演讲。

他认为如今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都面临着四个问题,一是信用下沉,二是线上风控问题,三是如何触达用户的问题,四是同质化竞争问题。

巨头模式

巨头型企业做消费金融面对以上问题,通常分为三步战略:第一步在生态圈内渗透它的产品,通过客户基础、场景渗透等;第二个进行模式的复制,去跟外面的产品合作;第三步最重要是平台化,去向其它的消费金融机构输出自己的客户、输出自己的技术或者输出一些其它能力,比如说ABS。

其次,在业务层面,巨头一般采用预授信模式,通过黑名单过滤、内部信用评分、白名单客户等展开业务。利用巨头的生态圈和客户群,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很容易地在客户里面搜集数据建立风控模型,然后挑选信用高的优质用户。

基于内部的生态圈,巨头一般采取的客户拓展策略是自下而上的,先把评分最高的用户拿到,然后接着评分,从高到低往下走。而通常对于高评分用户,巨头往往采用低息模式来抓住这些用户。在产品定位上,巨头的消费金融产品大多分为现金贷和消费分期,这从本质上而言是与银行信用卡竞争的。

在风控层面,巨头的消费金融往往走的是大数据风控的模式。传统的金融机构模式更侧重于信用属性、职业、教育、收入等基本因素,而大数据金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更关注你的社交属性、消费属性以及良好的兴趣爱好等等。

金融科技

综上所述,薛洪言表示巨头的互联网金融核心驱动力就是金融科技,因此只有金融科技越发达,大数据越丰富,大数据的模型越有效,你在内部挖掘和外部挖掘上可以做的更彻底,不但可以做前100万用户,还可以做前1千万、2千万的用户。所以对于这些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数据模型的维度,提升数据的来源,让数据更加精准,可以进行差异化的定价、覆盖更多的用户,把内部的用户更完整的利用起来。

创业机构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生来是巨头,巨头企业有生态圈,开展业务的时候有很多潜在客户可以挖掘,但是创业机构没有用户支撑它把业务做起来,因此需要依托外部场景。在战略层面上就是深挖单个场景,比如校园贷、旅游贷、租房贷啊等等。

创业机构的战略层面

这个场景下的客户拓展不能像巨头那样优中选优,只能是有什么用户就做什么用户,来者便是客即是他们的策略,人海战术是他们的业务驱动模式。而这种模式下的风控策略主要以欺诈风险为主,企业的利率定价也普遍走高息模式。

风控策略

薛洪言认为,以上两种策略模式是比较极端和有代表性的,也不否认会有巨头走第二条路,并且到具体的企业来看都会有交叉的现象。

四个趋势

基于此和今年的监管文件,薛洪言总结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四个趋势:

一、巨头迎来市场收割期:长尾客户群的覆盖、客户风险可计量、客户不断从优质下沉,巨头将迎来爆发期。

二、高息模式走入死胡同:政策风险的增加、巨头客户的下沉、客户知识的普及或让高息难再。

三、创业型企业加速分化:两个分化选择,一是科技驱动,走巨头那样的模式,降低成本、降低利率,适应市场;二是客群下沉,仍然坚持原有模式,不降成本利率,优质客户将会被低息模式抢走,最后剩下的只能是有信用瑕疵的用户。

四、辅助型行业快速崛起。这个趋势比较明显,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某个环节也可以做得很好,比如大数据服务、贷后催收服务。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