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支付安全的思考


2017-8-1 10:38来源:金卡生活    作者:大师兄

作者系重庆易极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支付革命》主要作者之一,重庆市金融办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重庆市北部新区双创高科技人才。

互联网的特点之一是坏事传播得很快,而支付安全事件作为坏事之一,因为涉及金钱,所以备受社会关注,轰动效应很强。其实互联网支付安全问题,从发展来说还属于新事物,是时代与社会发展中新老交替的必然产物。

支付安全问题催生金融犯罪

旧体系与新事物产生矛盾。总体来说,互联网时代支付安全问题的产生具有两个根源。第一个根源是传统现金与银行卡安全体系不适用于互联网时代,是旧体系服务于新时代的新事物。在银行与银联提供支付服务的时代,个人支付依赖现金与银行卡,现金的支付安全基本无需考虑,社会将大众教育得很好,如何保护现金安全与识别伪钞的教育工作至今仍在持续。银行卡虽然已经推广二十余年,但因其服务较为封闭,使用范围仅限于银行网点、专业设备、银行网站,所以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很差,也因为这种便捷性的丧失,支付安全环境整体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随着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交易行为由原来的线下转为交易双方不见面的互联网上,这种新兴的电子商务交易服务是银行与银联不擅长的,银行和银联的技术与服务体系都是为支付结算搭建的,正是这种新生事物与旧体系的不对称,使得基于互联网交易支付结算服务的另一新生事物——非银行支付出现。非银行支付是为互联网平台的交易而生,所有的服务也基于交易的需求设计,为了便于交易,支付便捷性必须得到提高,于是支付开始从有卡时代走向无现金、无卡时代,支付结算服务也没有了原来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是这种新型支付结算服务,其安全却仍然依赖旧的安全体系与环境,这当然会产生新的问题。

货币电子化存在安全隐患。第二个根源是货币电子化,原来的货币主要以纸币和银行账户来体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货币形态发生了改变,非银行支付机构均设立虚拟的支付账户,透过与银行账户的绑定,将用户资金变成电子货币,在互联网上完成支付,这种电子货币依托于虚拟支付账户标记与存储,使得资金可以脱离原有的银行结算账户。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了能够更好的为交易双方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某种程度上不得不牺牲部分安全性来换取支付的便捷性,所以在支付账户资金汇划时,对用户的鉴权与交易的识别强度就会偏弱。这样一来,就如同在银行结算账户安全体系中开了一个后门,使得犯罪分子有机会从安全性较薄弱的虚拟支付账户借道,窃取用户的资金。

金融犯罪形成地下产业。以上两个根源造成了一种现象并催生了一种新型犯罪方式,现象是从支付安全的角度看,出现了整体支付环境的安全与个体支付环境不安全的特殊矛盾,也就是说支付安全在大环境下是好的,风险仍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对于个体而言,几乎等于绝对风险,用户一旦遇到支付安全风险,几乎没有任何反制能力。而因此催生的新型金融犯罪,由于犯罪收益高,违法成本低,不便侦查与举证等原因,吸引了各类犯罪资源的聚集,逐渐形成一种地下产业。

金融犯罪形成产业链支付产品安全原则无法统一

支付产品存在安全漏洞。近年来,支付安全事件频发,社会各界对支付安全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上至政府,下至企业与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支付安全环境的建设与教育中去,但由于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支付安全环境虽不断改善,但支付安全事件仍在不断增加,且涉案金额逐年攀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支付产品设计之初,未考虑支付产品安全与科技发展的协同,科技的发展造成支付产品出现安全滞后性漏洞,支付产品在科技高速发展中出现死穴。例如早期非银行支付机构利用银行账户预留手机号码及其通讯功能,作为确定用户支付意愿的工具与手段,这样用户在无需开通网上银行功能的情况下,即可在互联网上完成无卡支付。这种产品设计忽视了通讯运营商的通讯账户使用规则,用户向通讯运营商申请的通讯账户受通讯运营商管理,因人工或自助服务等渠道的漏洞与缺失,导致用户失去通讯账户控制权,所以向通讯账户发送动态验证码的短信,以此作为汇划银行账户资金到支付账户的信号时,该通讯账户已经不是用户本人在支配。这种将通信账户与银行账户绑定的方式,是跨行业的自行组装应用,借助了通讯运营商的部分服务功能,创造了一种新的支付服务产品,但通讯运营商并不就此承担责任与义务,并且支付产品设计未考虑通讯运营商通讯账户变更、补发规则造成的潜在风险,这时出现的支付安全问题,就使得用户处于极度不安全状态,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金融犯罪趋于专业化。目前,此类事件频繁发生,大家都熟知其中原因,却无法杜绝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金融犯罪成为了一个高收益、低风险的新型犯罪种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与资源参与其中,互联网培养了大量的黑客,黑客们擅长制造各种工具攻击、窃取、拦截在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与信息,犯罪分子利用这些工具,在部分安全防护较弱的网站窃取数据,对这些数据与信息进行筛选、加工,通过“拖库、洗库、撞库”比对检索出用户资金账户的密码,以此窃取用户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中的资金。金融犯罪的高收益,可以支撑金融犯罪组织的专业化分工,盘踞在顶层的主犯将金融犯罪流程专业化细分到多个个人与岗位中去,这些人只能知晓某一环节的信息,所以即便抓获了部分犯罪分子,仍然难以将这一组织摧毁。

金融犯罪与产业链配套服务相互作用。金融犯罪催生了其产业链配套服务,这些配套服务提供者自身并不参与金融犯罪,而是透过出售金融犯罪所必须的服务来牟利。例如提供木马和数据清洗工具等,间接帮助金融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而这些服务的提供并不涉及犯罪。这种产业链配套服务,在产业环境上支撑了金融犯罪的发展,而金融犯罪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配套服务的丰富。

综上所述,支付安全并非一个孤立的问题,其背后是时代的发展与支付安全理论的缺乏。迄今为止,始终没有一个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支付产品设计安全原则,指导社会与企业遵循何种原则,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支付服务。

三种不对称引发支付风险

通过了解无数支付安全案例,我们发现,风险都是在三种不对称环境下产生的,即“支付不对称、交易不对称、利益不对称”。“支付不对称”是指无法确定是用户自身意愿发起的支付指令,盗刷就是“支付不对称”的典型案例。“交易不对称”是指用户无法知晓真实交易内容、对手、风险、资金流向等交易相关信息,电信诈骗就是“交易不对称”的典型例子。“利益不对称”是指用户和交易对手间处于“零和博弈”关系,而非供需关系这样的“双赢”关系,对赌类的邮币卡、文化产权交易所投资交易就是典型案例。

“支付不对称”相对可控。“支付不对称”相对容易纠正,只要加强用户鉴权强度就可以实现接近绝对的“支付对称”,但由于支付便捷体验的原因,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都不得不在安全与便捷二个维度上衡量取舍。另外,“支付不对称”造成的危害可以通过账户权限分级管理控制在一定范围,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赔付”的方式弥补用户因“支付对称”不足造成的损失,因为“支付不对称”是小概率事件,只要这个小概率损失在商业利润之内,就能用“赔付”这种事后处置方式换取大多数用户支付便捷的需求。一直以来银行业在“支付对称”方面做得比非银行支付行业要好,但是一旦某些银行在支付产品设计时,越过了安全与便捷的临界点,这些银行也会面临“支付不对称”带来的支付安全问题。

“交易不对称”使非银行支付机构面临较大风险。如果说“支付对称”对于银行和非银行支付行业是平等的,那么“交易不对称”造成的支付安全问题,则在非银行支付行业更突出,银行业的支付结算产品,绝大多数不服务于交易,而非银行支付行业主要为商户提供各种收单服务,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对交易的识别。我通过举例来说明银行业和非银行支付行业在“交易不对称”时各自的责任。2015年,某嫁给韩国人的知名女星,其所在剧组工作人员全部收到诈骗短信,该女星通过某银行完成了向诈骗者的转账。这个事件中,转账是该女星的自愿行为,是在“支付对称”的情况下完成的支付,但由于银行没有提供交易服务,并不对这次交易负责,所以,即便该女星受骗,银行也不用承担责任,但是非银行支付机构是为商户提供收单服务,这种收单服务已经确定了交易对手、交易范围等交易相关规则与信息,如果用户因为“交易不对称”遭受损失,则非银行支付机构就无法规避责任。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发现当“交易不对称”时,即便“支付对称”了,用户仍面临支付风险,所以在面临“交易不对称”时,非银行支付行业比银行业承担的责任更大。相对于“支付对称”强调技术手段和权衡便捷与安全的取舍,要做到“交易对称”更多是规则问题,可以通过商户真实性管理、交易监控、结算周期、限额等业务管理手段,控制“交易不对称”所产生的支付风险。相对于“支付不对称”,“交易不对称”对非银行支付机构造成的损失更大,因为“支付不对称”多是个别用户损失,而“交易不对称”则是某个商户的所有用户的损失,而这些受损失用户的支付又是对称的,这就导致非银行支付机构与用户在辨别责任时产生分歧,给非银行支付机构带来附加的声誉风险。

“利益不对称”与企业模式相关。如果相对控制了“支付不对称”和“交易不对称”,是否支付安全就可以相对有保障了呢?我们发现有种情况,即便支付和交易都对称,仍存在风险,这就是“利益不对称”。如果交易管理企业的商业模式是“零和博弈”,即企业生存依靠用户的亏损获取收益,就是“利益不对称”,即便用户的支付是自愿行为,用户也知晓交易内容、规则、风险,心存侥幸想在对赌中获利,但实际上却处于必输的设计中。“利益不对称”需要审视交易管理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平等原则,“利益不对称”其实较好识别,对赌、传销等都属于“利益不对称”。

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因为收单服务的特点,非常容易受到交易和利益不对称风险的传导,如果不加强控制,就会被犯罪分子所利用,成为“为偷驴者拔栓”的受害者。

要绝对实现“支付、交易、利益对称”是不可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也只能识别和计算以上风险的边界,使用各种手段、工具,尽可能的减少“支付、交易、利益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