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不妨“等等老人”


2017-8-23 10:39

微信和支付宝近期发起的“无现金”营销活动,让“无现金社会”成为时下一大热词。然而,不少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也不会注册网银、使用移动支付,在“互联网+”时代“跌跌撞撞”、难以适应。

不会操作支付比人慢一拍

“如今不会用手机付款,可跟不上时代了。”8月13日,在合肥市经开区港澳广场的肯德基快餐店里,年近70岁的王洪老人一边排队等待点餐,一边向记者感叹。

看着年轻人用手机快速地点餐、埋单,还能享受价格优惠,王洪非常羡慕,却也无可奈何。不会使用手机支付,王洪平常买菜、买早点,给孙子买冷饮、小吃,总要在出门前备好零钱,即便如此,也常常遇到尴尬,“几毛钱的零头,有时对方不爱要零钱、或是没有现钱找,还是会要你‘扫一扫’。”

王洪的智能手机主要是拍拍照片、发发微信,方便和亲戚朋友交流互动,再多的功能就不会用了。“智能手机操作对我们老人来说太复杂了,学得慢、忘得快,好不容易摸着门道了,遇到手机系统更新、软件升级,很多东西又要重新摸索。”老人告诉记者,前几天他的手机系统自动升级,原来放在首页的“微信”“拍照”等功能图标都不见了,折腾了半天也没找着。后来还是儿子帮忙给找了出来,重新放回首页。

“我有一部智能手机,这在农村老人中算是比较时髦了。到了城里,才发现自己还是落伍了。”在合肥市政务区匡河边的自行车道上,来自蚌埠的马廷强老人“望车兴叹”。早就听说合肥满大街都是共享自行车,趁着暑假到省城带孙子的机会,老人想体验一把,但拿起手机一扫,却傻了眼,“手机提示让绑定银行卡,我的手机连接WiFi都是孩子给设定好的,哪会用这个。”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移动支付用户中,30岁以下的用户群体占76.4%,31岁至40岁的用户群体占16.8%,41岁及以上的用户群体仅占6.8%。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4.8%。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老人并没有享受到移动支付带来的生活便利。

不敢尝鲜最怕消费有风险

动动手指就能买票购物、交纳水电气费用,很多老人也渴望享受这样轻松便利的支付方式,但出于安全考虑,不敢轻易尝试。

“我背了几个月的密码,谁知密码保护根本没起作用,莫名其妙被扣掉190多元钱。”63岁的陈奶奶对此愤愤不平。陈奶奶在合肥市滨湖新区给孙子当陪读,为方便购物,儿女为她开通了手机网银和支付宝,还注册了淘宝账号。因为涉及到几个不同的手机软件和不同的账号、密码,陈奶奶总是记不住,所以除非有儿女帮助,她自己从未单独使用手机付过款。被刷掉的190多元,是小孙子在某游戏官网上“体验”游戏装备的费用。

“谁知道‘体验’就是花钱呢?怎么能不经过密码验证就把钱给扣掉了?”收到扣款短信后,陈奶奶不敢给孙子玩游戏了,并赶紧联系儿女求助。女儿在淘宝网上找到了这笔交易记录,通过淘宝客服与游戏装备销售商联系退款,遭到对方拒绝;在淘宝网发起退款退货申请,也以失败告终。

“孙子玩游戏时,我就在边上看着,期间压根没上过淘宝网、没用过支付宝,更没有输入过付款账号和密码。”陈奶奶想不通,钱到底是怎么被“刷”走的。这次经历让老人几个月来一直耿耿于怀。被扣款的当天,她就让女儿解除了手机和银行卡的绑定,此后再也不肯用手机支付。

2014年5月至今,合肥市图书馆已举办了20多期夕阳红公益培训班,向1500多名老人普及互联网应用知识。其中,绝大部分老人学习网络知识是为了充实晚年生活,方便与人交流,真正使用手机支付的老人只占少数。

73岁的郝美玲老人先后参加过两期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学会了把照片从数码相机导入电脑、手机,在网上与朋友分享拍摄心得,但一直没有用过手机支付购物。老人坦言,不是学不会,主要是怕风险,“点错一个链接,开错一个红包,误回一条信息,都可能导致账号被误刷、盗刷,网上购物还是交给儿女省心。”

不想改变期待习惯被尊重

今年初,支付宝提出将推动我国在未来5年内进入“无现金社会”。8月,支付宝和微信相继发起大规模“无现金”营销活动,一些实体店商家也跟风而动,不提倡、不接受现金付款。“无现金社会”的热炒,让不少受访老人感到忧虑。

“要么强迫自己去适应新事务、学习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技能,要么就得花费更多的支付成本,或者被社会淘汰。”不少受访老人坦言“不想做这样的选择题”,并表示“不想改变几十年养成的支付习惯”。

“能不能给我们老人的消费习惯多一些尊重,给我们留下一席之地?”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的赵传老人这样发问。前不久,赵传陪老伴一起到安医大二附院就诊。他们一大早就赶到医院排队,却发现过去建卡交费的窗口已经不收费了,“大家要么用手机挂号、扫码交费,要么用医院的智能机操作。”由于不会手机支付,他们在一个年轻人指导下借助医院智能机填写信息,建了卡,但交费却总是不成功,卡也退不出来,想要重新建卡,机器也不认。直到工作人员上班后,问题才得以解决。

“无现金”消费大趋势下,老人购物、交费往往要比年轻人多跑一段路,多等一些时间。“我们退休后没事干,不介意多跑一跑、多等一等,最怕将来商家不接受传统支付方式,让我们连早起排队的机会都没有。”赵传告诉记者。

“和年轻人相比,老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学习能力大大下降,与其勉强老人去适应新技术、追赶时代步伐,不如针对老年群体的消费实际,做一些贴心的设计和改进,以适应老年人的消费习惯。”省社科院社会学所顾辉博士说,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依据个人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是他们应当享有的权利,商家和社会都应给予充分尊重,尽可能地为他们完成支付提供相关便利。

“如果老人用手机也能简单、快捷、安全地完成支付,他们又何乐而不为?”顾辉说。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