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科技司杨富玉:金融标准助力构建农村金融生态


2019-8-2 16:25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巡视员杨富玉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人民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于今年1月和5月发布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2020年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金融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了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和原则,给出了任务清单。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金融标准应再接再厉,加大供给、狠抓实施,助力构建农村金融生态。

金融标准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十三五”规划部署,金融标准化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积极探索“金融标准为民利企”,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金融标准提升银行营业网点服务水平。2015年,人民银行会同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发布《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和《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评价准则》2项国家标准,规定了银行网点在服务环境和功能、服务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网点员工主动告知客户相关服务项目及价格等94项具体评价指标。银行机构通过贯标、对标、达标、认证,网点服务环境得到优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员工服务客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升。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将标准实施与网点转型和网点服务提升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金融标准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2018年9月,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分类及编码银行业金融机构》,规定了金融消费者投诉业务办理渠道、业务类别和原因的分类及编码。该标准有利于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投诉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的调查统计和研究分析,及早识别、发现、预警和处置行业共性问题和风险,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金融标准保障移动支付健康快速发展。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围绕移动支付制修订发布了30多项金融行业标准,涵盖金融IC卡、金融机具、支付标记化技术、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设施等,同时采用“金融标准+检测认证”方式,规范事前准入和事中监管并做到风险可控,支持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不断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服务。支付清算协会落实支付技术产品标准实施与安全管理,发布实施银行卡自动柜员机(ATM)终端检测规范、银行卡销售点(POS)终端检测规范2项金融团体标准。

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金融标准化需求

在金融科技蓬勃兴起的新时代,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发挥金融标准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

一是发挥金融标准的基础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标准成为和战略、规划、政策同等重要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具。2019年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制度环境上,健全法规制度、标准体系。而标准是现代立法的重要基础,并已成为国际共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2.4规定,各成员应使用国际标准作为其制定技术法规的基础,除非国际标准对技术法规所实现的合法目标无效或不适当。

由于金融服务产品以往局限在一个机构内部完成设计、生产和销售,没有社会化生产的背景,因而金融产品标准化理念和意识存在不足。随着金融的发展,尤其是金融科技的兴起,金融产品突破单一机构局限,设计、生产和销售可由不同机构分担,要穿透不同环节识别金融产品属性,迫切需要标准化手段。

二是发挥金融标准的支撑作用。标准可以有效支撑法律的实施。一方面将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细化成金融标准,形成量化指标推动执行,有助于更好发挥法律法规作用;另一方面在法律法规没有要求的情况下,根据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实践的成熟程度,归纳总结成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推动创新成果推广,引导社会各界依据标准监督金融产品质量,有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家庭随着财富大幅增长,对金融产品的购买需求逐渐旺盛。部分金融机构对消费者适宜程度不加区分,借着服务方式创新的名义,将大量良莠不齐、风险程度不一的金融产品,甚至部分非法违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引发兑付风险、误导风险、欺诈风险,成为社会关注点,影响社会稳定。配套监管制度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金融产品标准建设,大幅提高金融产品的可读性、易读性,有助于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依法求偿权等权益。

三是发挥金融标准的引领作用。金融标准与金融创新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标准不会限制和阻碍创新。从法律层面来讲,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标准化法,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列为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发挥标准对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促进引领作用。金融标准是平衡金融创新和金融风控的有效手段,是推广创新的桥梁和促进创新的保障。以移动支付为例,移动支付技术源自发达国家,但在中国却取得了快速发展,能够做到风险可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移动支付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而标准在其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金融标准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工作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下一步,应大力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和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工作,一手抓金融标准供给,一手抓金融标准实施,助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加大金融标准供给。首先,发挥国标、行标的底线、标杆作用。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关于“国家层面重在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的要求,总结金融机构先进实践,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标准,加快研制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金融风险风控等领域的国标、行标,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广。

其次,充分发挥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创新引领作用。根据2018年实施的新标准化法,企业应当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都应当有标准并公开信息,因此在缺少国标、行标领域,企业应当结合创新实践,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企业标准,依托行业协会、联盟等制定团体标准,并自我声明公开,经验证实施成熟后,再向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转化,共同打造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标准生态圈。这样既有利于企业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又有利于社会监督和第三方监督,还有利于与监管部门良性、适度互动。建议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制定贷款利率企业标准,提升差别化科学定价能力;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企业标准,围绕农村特色产业,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2019年,人民银行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在金融服务和金融机具6个领域组织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进一步推动企业标准建设,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参加。

二是狠抓金融标准实施。2019年,人民银行探索实施“金融标准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行动”,组织金融机构和检测认证机构,在定点帮扶地区,围绕银行营业网点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3项国标和行标,免费开展标准培训和检测认证,助力改善农村银行服务和支付服务环境。有的银行已经做出了榜样,如建设银行,落实《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支付服务点技术规范》,完善《“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业务管理办法》和《“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操作规程》,调整业务定义及范围,完善业务管理要求,全力推进业务发展。

人民银行还将持续组织开展“普及金融标准,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月活动,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普惠金融、货币金银、金融科技等金融标准,推动金融标准助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