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评】银商“蓝鲸”引发的人脸支付思考


2019-11-4 9:06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慕楚

人脸支付的战局越发有意思了。

本周,银联商务对外发布了其人脸支付终端“全民付蓝鲸”,简称“蓝鲸”。

银联商务的“蓝鲸”

以动物为代号,大家是否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支付宝的轻量级人脸支付终端代号“蜻蜓”,主要是由于蜻蜓的复眼有点像人脸支付终端里面的摄像头。而微信支付同类产品的代号是“青蛙”,主要是由于早期的造型,像爬着的青蛙,不过青蛙不能“抬头”,不能调节摄像头角度备受产业吐槽。

而“蓝鲸”是何寓意呢?百度百科下,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或许银联商务想做点“大”的事,鲸吞行业?当然,我们也只是猜测,目前也还没有官方的相关解释。

相比八卦代号,“蓝鲸”最应该关注的应该对微信和银联“刷脸付”的聚合。

“蓝鲸”或可以吞银联、微信和支付宝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银联商务的“蓝鲸”只拥有一个摄像头模组,便支持微信和银联的人脸支付。

消费者在进行人脸支付时,先选择银联还是微信的人脸支付,随后按照各自的相应流程进行操作。如选择银联,则进行支付口令的输入,微信则是输入手机号。

在银联发布“刷脸付”时,其原则便是“共建互利共赢”。移动支付网也向接近银联的相关人士了解到,银联的“刷脸付”兼容目前主流的摄像头及算法。也就是说,只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愿意,银联“刷脸付”都可以与二者完美实现聚合,技术在不存在问题。

当然,微信与支付宝之间,聚合仍然是比较困难的。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微信支付采用了华捷艾米摄像头,摄像头算法为腾讯优图,而支付宝采用了蚂里奥的摄像头,摄像头算法是百度。二者之间的聚合,单一摄像头实现比较困难。

此外,对于与微信支付的聚合,支付宝快消零售业务负责人锋笙在接受移动支付网采访时也曾表示,“算法、通道和数据都不尽相同,因此短期内出现聚合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于商户来说,摆放两台人脸支付终端成本太高,聚合需求是非常大的。

而银联商务“蓝鲸”出现,或者说银联“刷脸付”对各种摄像头和算法的支持,让银联“刷脸付”的市场角色更加微妙,它可以是对抗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人脸支付产品,但同时在收单企业眼中,又可以是融合二者的产品。

未来,主流人脸支付产品可能是微信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支付宝+银联、银联。由于使用两个摄像头模组,以完成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人脸支付聚合的产品成本更高,在此不做考虑。

所以理论上来说,“蓝鲸”不仅仅是可以让微信支付和银联的人脸支付聚合,还可以让支付宝与银联的人脸支付聚合。前提是,支付宝首肯。

不过就目前“蓝鲸”将银联和微信支付的人脸支付聚合,已经有许多让人联想的空间。

银联与微信支付人脸聚合,利好谁?

能够聚合微信支付的人脸支付,“蓝鲸”必然是获得了微信支付的允许。而银联商务与银联之间的密切关系,不禁让人联想。

在人脸支付这件事上,支付宝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其产业链更加成熟,摄像头厂商蚂里奥、AI算法厂商商汤及旷视、终端厂商商米都有阿里系的资本投资背景。此外,早在2014年,支付宝便已经开始研发人脸支付,其技术实力和产业认知更强。

当然,纵使微信支付与银联结盟,毕竟是两套人脸支付体系,账户不同。对于用户来说,即使聚合也要面临何种支付方式的选择。

对于微信支付来说,其人脸支付方式更加便捷,只需要输入手机号,多次使用之后,甚至只需要输入手机尾号或者不需要输入,既可完成支付,而银联“刷脸付”需要输入6位数支付口令。从便捷的角度来看,微信支付更有优势,且微信作为国民级App,比银联更有用户基础。

对于银联来说,人脸聚合或许是一次市场机会,由于人脸支付不需要手机,让微信支付的社交优势丧失,在支付账户的选择上,同一个机具同一个页面上机会是平等的。而且,由于人们对人脸信息安全仍然存在一定的担忧,此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用户调研报告显示,个人隐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隐患仍然是用户对生物识别应用首要担心的两个因素。基于安全考虑,用户或许更加喜欢银联的“刷脸付”。

抛开利弊来看,“蓝鲸”的推出,对于互联网巨头也有一定的启发。在二维码时代,其玩法更加偏向于互联网,互联网巨头更加容易“收权”,但是人脸支付是一个高度依靠终端设备的支付方式,经过长时间POS时代的考验,银联才摸索出坚持四方模式的原则。“蓝鲸”是银联商务的产品,而银联只是作为清算路由,账户最终属于银行,人脸也将分享给银行,整个产业参考POS时代的四方模式,各司其职。

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目前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双方具有官配的“蜻蜓”与“青蛙”,这与参加到其体系的硬件服务商产生一定竞争。据了解,此前,微信支付发布“青蛙Pro”时,也引发了部分硬件服务商的不适。模式越重,就越需要细化产业分工,通吃并不是较为理想的方式。

“蓝鲸”推出之后,或许有其他收单机构跟进,下一个动物代号是什么呢?值得期待。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