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银行”无疑是当下一大热词。一边是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共赢;另一边则是银行与企业之间数据共享与场景融合。但开放银行真的百利而无一害吗?实际上,变革初期无论什么样的模式都并非成熟完善,都需要防范风险产生。就目前监管层的态度来看,未来会建立健全开放银行业务规则与监管框架,并加快出台指导意见,进一步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由此移动支付网特别策划相关专题,以供业内人士探讨。
2020年之初,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加大,线上需求爆发,以开放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提速。
商业银行应用程序接口服务是一种依托API技术实现内部与外部互联的金融服务模式。
随着银行开放,监管面临的挑战明显加大,监管需要与市场一同摸索。
本报告对全球开放银行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
能救银行的只有银行,但开放银行,救不了银行。
2018年被视为我国开放银行的元年,而到了2019年,开放银行则进入到快速落地生根的新阶段。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银行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了《开放银行发展研究报告(2019)》并正式发布。
在金融科技企业全面冲击银行业务的大环境下,开放银行成为全球各大银行转型的新路径。
2018年,是“开放银行”元年;2019年,“开放理念”更火了。
近两年全球银行业最热门话题非开放银行莫属,而这股热潮也刮到中国银行业。
开放银行给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带来了巨大发展机会,与此同时,其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真正意义上的开放银行实践在我国可能面临相当大的挑战,不应脱离实际需求盲目跟风追逐热点概念。
“银行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
到底银行为了什么而开放?是为了开放而开放吗?核心是开放数据吗?本文将首先厘清开放银行的使命:触达。
目前的开放银行,颇有“蓓蕾初开,百花齐放”之感。
作为金融科技的一种前沿模式,开放银行已在路上,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变革契机。
从各家财报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开放平台”、“开放API”的身影。
开放银行,正在成为大中型银行转型的宠儿。
未来,银行业将逐步向第三阶段转化,即开放银行模式(O-banking)。
本文作者将以这些年来国内外开放银行发展的历程进行剖析,以各种角度分析发展轨迹,对经典案例进行研究。
正确认识和理解开放银行,合理把握开放内容,防范和控制其中的风险,对于开放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厘清我国的开放银行理论与实践路径,需要充分把握制度、战略、数据、技术、业务、平台、客户以及责任八个视角的问题。
伴随着全球零售银行的转型趋势,大多数零售银行都表示对开放银行持“拥抱态度”。
开放银行是一种平台化商业模式,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业务功能。
为了落实开放银行,英国竞争及市场管理局首先要求英国前9大银行应建立与采用统一的开放银行API共同标准。
未来银行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服务。
智能银行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网点从线下向云端的延申,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盈利能力下降倒逼商业银行寻求转型发展,开放银行的兴起为商业银行转型提供了可能。
今天我来聊一聊所谓的”开放银行API“。这个主题的英文叫“OpenBankingAPI”,算是在海外火了有些年头的东西。
当开放在行业层面成为一种趋势,跟风式开放在机构层面也就成了潮流。
银行的开放,到底预示着怎样的未来?
开放银行是一种利用开放API技术实现银行与第三方之间数据共享,从而提升客户体验的平台合作模式。
随着各行“开放银行”平台的陆续搭建,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恐将进一步收窄。
查看更多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