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信息科技与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IT 技术发展非常迅猛,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基础设施、移动互联网都在快速发展,特别是近来热度很高的区块链技术。当前金融界用得比较多的词是 FinTech,最近又出了 BigTech。另外,由于新信息技术所产生的金融业务多种多样,有 P2P 网贷、crowdfunding(众筹)、电子支付等。总之,技术进步会改造传统金融业务,也会带来很多新的金融业务,同时也对公共政策提出了很多新挑战、新要求,会导致公共政策有很多新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IS)经过两年左右的讨论,在 2018 年年底 BIS发表了题为《金融大科技公司与公共政策挑战》(BigTech infinance and the challenge to public policy)的报告,主要强调 BigTech 的发展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对我今天两小时的讲座来讲,该报告中提出的公共政策范围过于宏大 , 我想还是集中讲讲公共政策中的金融政策部分。
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尤其在电子支付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央行和监管部门也相应采取了一些新的动作,特别是较早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展数字货币的研究,以及 2017 年相继停了 ICO 业务和比特币在国内的交易平台等,也引起了国际上高度重视。这些事件都导致国际上希望了解中国究竟是什么情况,中国金融管理当局都关心哪些内容,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什么。
推荐下载
相关资料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网络安全 信息科技外包评价指标数据元(JR/T 0254-2022)
-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办法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141号)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现场检查手册
-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3〕5号)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指南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非银行支付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中支协技标发〔2016〕2号)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中国人民银行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2020〕330号)
-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 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和监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