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碰一下”能成吗?


2025-5-6 16:55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卢华秋

4月24日,支付宝“碰一下”交出了它的成绩单:覆盖400+城市、5000+品牌方、千万级接入商家、300+细分场景、1亿+用户。

或许不够“现象级”,但至少差强人意。借此机会,我们再来盘盘“碰一下”。

“碰一下”从支付起步

2024年7月8日,支付宝正式推出“碰一下”,市场上不乏质疑的声音。其中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可能有3点。

1、 基于NFC技术的支付应用在国内起步虽早,但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并不算成功,“碰一下”难逃宿命;

2、 以条码支付为代表移动支付已成为主流,甚至成了国内用户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碰一下”多此一举;

3、 在特定场景,刷脸、刷掌生物识别方式更“狂拽酷炫”,也能成为日常支付场景中很好的补充,“碰一下”不够高级。

尽管这些质疑不无道理,但在支付宝看来,“碰一下”支付似乎仍值得推进。

首先,虽然都用到NFC技术,但“碰一下”支付本质不同于Apple Pay等已被大家熟知的NFC支付产品。

“碰一下”支付:基于NFC“读卡器”工作模式,用户端的手机被用来读取商家设备的信息,继而完成支付。在传输工作方面更简单一些,不涉及账户、支付等关键信息的交互。

Apple Pay等:基于NFC“卡模式”工作模式,即让手机模拟银行卡来被终端读取。银行实体卡片的移动支付化,遵循银行卡交易逻辑,在数据传输上严格遵守相应的支付金融信息标准。

与NFC支付起步初期相比,目前搭载NFC功能的手机数量已非常可观,“碰一下”支付有了足够多的群众基础。

选择了不同的工作模式、也有了更好的用户基础,即便NFC应用在国内不温不火,支付宝还是要“碰一下”。

其次,“碰一下”和条码支付不冲突。

在支付宝定义中,“碰一下”和“扫一下”本质都属于条码支付,区别在于前者用了NFC,后者用了摄像头(或屏幕)。两者交互不同,支付实际都在网络端进行,都是基于支付宝账户来完成。

对于支付宝而言,“碰一下”并非多此一举,它相当于再造一个支付入口,或者说补充了条码支付能力。

正所谓“多条选择多条路”,原来用支付宝“扫一下”的用户可以去“碰一下”,原来用其他方式“扫一下”的也可能去“碰一下”。

作为新入口,“碰一下”有助于支付宝提升其于线下各场景中的份额。铺设过程中,“碰一下”标识还凸显了支付宝品牌。

第三,相比生物识别方式,“碰一下”更具普惠性。

数年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曾规模化推过刷脸支付。然而从整个支付行业来看,刷脸支付也未达预期。据移动支付网了解,由于机具维护、固件更新等问题,刷脸支付的体验似乎大不如前。

阻碍刷脸支付推进的因素很多,比如个人隐私原因、疫情影响,当然还有刷脸机具成本始终居高不下带来的问题。而“碰一下”在规模化效应中,受理成本可进一步降低。据支付宝官方预计,内嵌芯片的“碰一下”码牌,单张成本有机会做到1元内。

当然这里并非想说“碰一下”全是优点,从不同角度来看,“碰一下”肯定存在不足和短板。比如“卡模式”下的NFC支付有SE安全芯片支持、扫码支付有更远的操作空间、生物识别支付则有无感、无介质的体验。

世界上很少有什么东西能从一而终都被一致看好,摸爬滚打,不断试错、打磨才是常态。而从支付场景来看,“碰一下”如今的覆盖城市、商圈以及用户,都算有了个不错的成绩。

丰富“碰一下”生态

除了支付,“碰一下”还瞄准了众多服务入口。

基本上原来用“扫一下”已实现了的应用场景,都能用再来“碰一下”。好处是可以摸着“扫一下”此前的推广经验过河,难点是“碰一下”具备更多的特有优势。

比如“碰一下+医疗”方案,支持一次性完成医保、自费支付,无需两次刷码;“碰一下+外卖”方案,方便小哥单手操作,“碰”进小区;“碰一下+骑行”方案,不开灯也无惧暗光环境,“碰”即开锁。

“碰一下”解锁骑行雅迪电动车

然而目前“碰一下”延展出来的许多场景应用,与原来就存在的解决方案相比并没有表现出跨越式的、巨大的优势。简单来理解,就是用户还缺少一些“非碰不可”的冲动。

早在10多年前,NFC相关应用也从支付开始向外延展,行业各方也知其能力不止于此,还可以被用于门禁系统、网络连接、会员卡等等众多方面。时隔多年,围绕NFC技术的应用也依然有所局限,也一直在寻找关键应用场景。某种程度上,这也将是“碰一下”接下来要面对的迫切的问题。

即便困难不小,“碰一下”的延展也应该继续。

首先,支付是“碰一下”兜底应用,延展到其他领域则是其长期运行的关键环节。就像“扫一下”早就不止于支付,同样是很多生活方式的入口,使用习惯已然形成。

其次,即便相比现有解决方案暂无巨大的突破,“碰一下”至少也带来了部分体验上的改变,未来也能留有完善的空间。

决定了继续前行,“碰一下”在从两个方面突破。

一是在场景数量上继续突破。支付宝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碰一下”已针对性上线了17款产品。在场景上,“碰一下”则延展至点餐、单车骑行、小区开门、自助货柜、景区验票等超300种细分的场景。

二是采取开放策略寻找更具创新应用。支付宝和众多国产手机厂商达成合作,优化了“碰一下”用户体验,还有着相当大的用户体量。在此基础上,支付宝就向置于底层的操作系统和平台,进而鼓励和助力更多外部合作伙伴来使用“碰一下”入口。对于应用方来说,则只要做好小程序和自身内容开发即可。移动支付网还注意到,支付宝官方还面向网用户,全天候征集“碰一下”创意。

支付宝“碰运气”创意大赛海报

如果说“碰一下”在支付上已取得一定成绩,那么其相关生态和应用场景则仍有待观察。

“碰一下”扶持计划

支付宝为“碰一下”提供了扶持计划,包括近期推出的“40亿服务商激励计划”和“商家百亿助力计划”。

服务商激励内容包括新推出的“碰一下·城市合伙人”计划。据了解,“碰一下”将在全国120个城市启动招募,并提供产品开放、政策支持、能力培训、专属推广资源、资金激励、售后支持等6大支持。

商家百亿助力计划重点关注两个部分内容。

一是收银终端升级。已有的收银枪、收银扫码盒均可免费升级为碰一下设备;小微商家则可免费申领收钱码牌、碰一下点餐码牌等。

二是提供专项消费券。面向门店发放专项消费券;用户每笔优惠立减;收银员推荐“碰一下”有奖励。

在互联网经济生态中,补贴行动屡见不鲜,扶持计划也是“碰一下”在启动阶段的重要配套措施。然而补贴亦非常讲究运营策略,使资源尽量最大化应用。

"碰一下”产业链

从芯片、模组、终端设备再到各大手机厂商,“碰一下”还关联着一个千亿级生态链,这是值得行业关注的内容。

打开“碰一下”相关设备的供应链列表,不难发现蓝思科技、奥比中光、舜宇光学、复旦微电子、京东方、天波信息、广和通等制造业企业的身影。

在4月24日“支付宝碰一下”生态大会上,复旦微电子宣布与支付宝合作研发内置于“碰一下”设备的专属芯片将于下半年投产。据悉,该芯片已获得支付宝首批超千万的大订单。而另一款用于“碰一下”支付以外场景的芯片也已在研发中,预计订单量则将突破亿级。

复旦微电子安全与识别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纲还表示,多亏了“碰一下”,NFC生态才能重新繁荣起来。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5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