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示辽宁5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主要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


2025-9-28 11:07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木子剑

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对外公示辽宁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新一批(第三批)创新应用。

央行公示辽宁5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主要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

该批次创新应用有5项,申请机构包括国有银行、城商行、电信运营商等,主要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技术。

其中,在“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种植产业融资服务”中,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等外部数据,实现目标客群识别和线上智能融资服务。基于辽宁移动数字乡村平台(“智慧乡友”小程序),通过视联网、RPA和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可视化监控和生产环境动态影像采集跟踪,实现智能化贷后管理。面向省内种植农户提供需线下核实但全线上申请和审批的纯信用类经营贷款服务,通过积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补齐县域地区物理网点少等服务短板,进而提高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同步解决了因省内种植农户借款主体数量大、类型多、客户集中度不高、信用体系不完善而面临的“融资难、融资慢”等痛难点问题。

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普惠税贷服务”中,朝阳银行运用微服务、多因素身份认证、大数据、电子签章等技术,搭建起专为普惠小微客群提供金融支持的数字化信贷平台,最大程度实现信贷业务信息采集标准化、客户准入标准化、审批审查标准化和贷后监控标准化,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及服务效率,释放客户经理产能,为小微客群提供更优质的信贷服务,有效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创新。

在“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养殖业信贷风控服务”中,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构建养殖业信贷风控管理平台,为大连市海参养殖的小微企业提供养殖海域权证比对、信贷风控准入、贷后时序卫星图像等信贷风控服务,有效降低贷款业务养殖区域非海域使用权证既定位置的客观风险,加强贷前风险准入手段,并辅助养殖户规避养殖风险,切实解决传统养殖业领域信贷业务的痛点,助力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科创信贷服务”中,交通银行大连分行通过大数据、光学字符识别、图像识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构建科创信贷服务系统,为小微科技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基于纳税记录、营业收入、人行征信、工商红盾、科技奖补、产业链订单及人才资质等要素的线上贷款服务,有效解决了科技型小微企业长期以来因“轻资产、高成长”特征和传统信贷模式不匹配的融资困境。

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外贸融资服务”中,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数字化准入+智能风控+交叉验证”三维联防机制,实现贷前精准画像与贷后监控的双重风控,解决“外贸小微企业融资难”“银行机构风控难”的双向困境,丰富获客手段,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构建数字普惠新模式。

《银行科技研究社》获悉,截至目前,辽宁已经先后公示了3个批次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共12项,申请机构包括工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大连银行、朝阳银行,以及科技企业、电信运营商等。

辽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

据《银行科技研究社》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423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对外公示。其中,413项创新应用申请机构包含银行,银行参与度97.64%。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5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