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将制定零售跨境支付新框架,大幅提升速度与可预期性
- Swift全新框架将要求零售交易在价格和速度上实现完全可预期——无隐藏费用、全额到账,并在境内基础设施和监管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即时结算。
- 已有逾30家银行承诺率先启动该框架,并将与Swift协作推动银行间交易模式的改革,以确保提供更优体验。
- 这一举措标志着Swift在提升跨境支付体验方面迈出的最新战略步伐,契合G20目标,并在既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目前Swift平台上已有75%的支付可在10分钟内到达收款行。
Swift携手合作银行宣布迈出新的关键一步,致力于推动跨境支付像境内支付一样顺畅。Swift将推出全新网络规则,确保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和中小企业在汇款时能够享受到快速且可预期的支付体验。
Swift正与一支由30多家早期采纳银行组成的志愿联盟共同制定新的计划框架,旨在为零售客户在跨境汇款时提供更高的确定性与信心。新规将确保支付成本的透明披露、资金全额到账、端到端可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即时结算。
金融机构将复用Swift平台用于批发类支付的先进功能进一步提升跨境零售支付体验。近期的一系列举措已显著优化用户体验,实现了透明的汇款流程,并超越了G20设定的目标,目前已有75%的支付可在10分钟内抵达收款银行。Swift Go以及客户体验基准测试等举措已经使部分消费者渠道收益,而这一新框架将把优势进一步扩展至覆盖200多个国家及地区、40亿账户的全球网络。
Swift首席商务官Thierry Chilosi表示:“过去几年,Swift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大幅提升了跨境支付体验。如今,我们正与行业一道,将这些成果推广至全球零售客户。无论是向海外家人汇款,还是向海外供应商付款,这一新框架都将确保消费者和中小企业享受到快捷、透明且可预期的国际支付服务。”
来自17个国家及地区的银行将与Swift合作,分阶段制定零售支付规则,并同步建立确保合规执行的机制。参与银行包括:
这项工作将进一步推动2027年G20跨境支付路线图的落实,而Swift已将其确立为战略重点。Swift在跨境支付传输环节已取得显著进展,同时正持续努力消除端到端交易链条中的摩擦,并将工作重心放在境内支付的“最后一公里”,以推动整体效率提升。Swift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一笔典型的跨境交易中,Swift跨境环节仅占总耗时的20%,其余80%则消耗在离开Swift网络后的“最后一公里”,其中原因涉及各国监管要求、银行及国内市场基础设施能力,以及本地市场惯例等。
Thierry Chilosi补充道:“Swift始终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网络,并全力提升整个生态体系中的终端客户体验。这包括与政策制定者紧密合作,识别并解决影响资金流动的各类摩擦,无论价值形态如何传递。同时,我们也在为下一代支付方式的实现积极铺路。”
- Swift将为其网络上的零售跨境支付制定新规则
- Swift:2025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2.93%
- Swift人工智能创新助力跨境协作,为银行业绘制更高效的欺诈防范新蓝图
- 移动支付网早报8.28:蚂蚁国际、渣打银行、Swift合作,柬埔寨与越南推动跨境扫码支付
- 蚂蚁国际、渣打银行与Swift三方合作 试点ISO标准银行到钱包支付解决方案
- SWIFT东亚地区负责人:稳定币不会颠覆现有金融体系
- Swift:2025年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2.88%
- Swift点评影响全球支付的四大趋势
- Swift:2025年6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降至2.88%
- 复旦大学朱杰进:稳定币或削弱SWIFT体系和美元霸权传统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