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背后,微信与支付宝眼里的马来西亚


2017-12-1 9:37

根据路透持续追踪的消息,微信支付在马来西亚申请当地支付牌照一事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计划将在明年推出当地服务。至于现在拿没拿下来,腾讯集团方面还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微信的小伙伴则说,应该不是微信自己去谈的,言外之意这应该是腾讯公司的行动。

Mr.Key挺关注这件事,是因为微信支付申请的这个牌照不同于跨境支付牌照,它是可以用当地货币吉林特直接进行结算的。说白了就是马来西亚人可以使用海外版微信WeChat,绑定当地的银行卡进行线上线下支付。

这和我们现在在国外用支付宝、微信扫码付有本质不同,这种交易仍使用的是人民币。在中国用户与海外商户之间,隔着商户的本土开户行、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国内开户行,以及所在行的境外账户这3个环节。所以在国外扫码付后,支付宝和微信里扣除的是按照当时汇率计算后的人民币,你并不能在支付宝或微信里直接存入美元或其他货币。

现在据我所知,国内移动支付App唯一能直接以当地货币结算的境外地区是香港。去年拿到香港金融管理局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后,支付宝雄心勃勃地推出了第一款海外电子钱包(支付宝HK),服务瞄准的是香港当地居民。线下扫码领红包也好,与当地7-11联合集卡也罢,都是直接以港币结算。

所以,从香港到马来西亚,从不同地区金融监管差异性和复杂度的角度看,这是一次步子不小的迈进。这与社交App、工具类App、游戏等进入海外市场有本质区别。微信支付能在马来西亚申请支付牌照,首先它有一个境外应用载体WeChat,据腾讯的人说WeChat在马来西亚有2000万用户。但当地人用得最多的社交工具是WhatsApp。

香港出租车使用支付宝、支付宝HK付款

微信支付扩张的这个地方恰好是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在东南亚的重点布局区域。马云eWTP首站选址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这是一个集合了电商、物流、支付的打包方案。当地的2000多家7-11便利店和机场已接入了支付宝,服务中国出境游客。可见这两家在国内打得头破血流的公司将战线引入了东南亚,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塑造全球影响力层面是好事。

同样是马来西亚这块市场,同样是用移动支付去撬开,但微信与支付宝各自葫芦里装的酒却是口味迥异的。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无论是服务中国人还是马来西亚(华人),双方提供的首先是支付服务这点无疑。但微信支付背后站的是腾讯,Mr.Key猜测,它更宏大的意图应该是用移动支付撬开当地的社交市场,再进一步将腾讯的数字娱乐(游戏)输出给当地,比如微信支付可以给游戏内购买增加一种付款渠道,可以带动WeChat的海外覆盖度,或者渗透到当地的各种缴费场景等。

这与腾讯的海外输出战略是合拍的,当然前提是微信支付未来能在马来西亚拓展更多的商户与场景,这可能免不了与当地的ISV服务商合作推进。另外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文化和习惯。据去过马来西亚的小伙伴说,当地用现金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移动支付并未普及,人们网购时的支付选择是信用卡、借记卡和Paypal。相比,新加坡的移动支付习惯(类似于香港八达通卡的Nets卡)明显更强,这个国家的政府在进行无现金社会尝试。

相比,支付宝的海外计划是构建一个全球收付网络,马来西亚是这个网络体系中的一部分。支付宝梦想让各国电子钱包之间实现互通,就是拿着自己国的电子钱包,到了其他国家(包括第三方国家)也能花,消费者不必去管汇率和电子钱包"国籍切换"的问题。至于这个全球收付网络与阿里巴巴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扩张的电商、物流等业务产生什么关联,那是后话。

Mr.Key今年6月曾问过蚂蚁金服负责国际业务的资深副总裁Dougls Feagin,他说支付宝海外战略的第一步是服务中国出境游客的线下扫码付,排在第二位的才是与当地电子钱包进行资本合作,做技术输出。

从这个表态不难看出,支付宝的意图不是一定要申请到各国当地的支付牌照,亲自开拓海外用户,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它将这个工作交给当地的电子钱包去做,自己尝试做一个"连接者"。连接必然会涉及各国支付标准、扫码标准、技术能力的协调统一问题,资本联姻是业务推进上的一环保障。现在支付宝与海外电子钱包的资本合作将近10家。

所以说,微信支付与支付宝,葫芦都是那个葫芦,但酒不一样。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