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免密免签是如何保障安全交易的¸


2015-11-24 15:02

  11月3日,中国银联宣布,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正式试点推出。银联称,今后持卡人使用银联“闪付”,指定商户300元以下无需输密和签名,支付更便捷,安全有保障。只需挥卡一个动作即可完成付款,将持卡人的操作减少到极致。所以,一经推出,立马引爆了全国各地媒体,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小额免密免签,可以看作现金付款的简略版,只有付钱一个环节,省掉了数钱、收钱、找零的过程。然而,银联卡毕竟不同于现金,因为卡里还存着钱,甚至还有不少钱,对于小额免密免签,消费者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小额免密免签是不是安全的,且让我们先对其进行“检验”,看看其是怎样打造安全交易模式的。

  卡片能不能复制和伪造?

  如果是磁条卡,犯罪分子一旦通过不法手段掌握了卡片的磁道信息,可以用空白卡重新制作一张卡,把钱取走。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用不用担心卡被复制和伪造的问题?根据银联介绍,小额免密免签只能使用金融IC卡。金融IC卡符合国际EMV统一标准及安全要求,遵循中国人民银行PBOC3.0安全体系,有效防止卡片被复制,具有高安全性和私密性。

  防护措施可靠吗?

  银联称,小额免密免签业务,银联、银行共同为持卡人提供三重防护,外加失卡保障。

  第一重保护——额度可控。小额免密免签的交易限额定为境内300元人民币,境外交易也都符合当地限额标准,额度小,风险可控。

  第二重保护——商户可信。银联严格甄选所有小额免密免签商户,并建立商户日常交易监测机制,为持卡人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也就是说,既设立准入门槛,也进行动态跟踪,确保门槛不降低。商户安全,消费者自然安全。

  第三重保护——后台防控。银联及银行对小额免密免签交易进行风险控制,例如检查单笔交易金额及累计交易金额、暂停授权可疑交易等。

  失卡保障。万一卡片丢了,又开通了小额免密免签,被人盗刷,造成损失咋办?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卡片丢失后第一步要做的,当然是立即挂失。若在挂失之前72小时内,卡内的资金已被通过小额免密免签交易盗刷,请在挂失后,尽快向发卡银行申请赔付。银联联合银行为持卡人提供小额免密免签的风险赔付服务,保证持卡人资金安全。

  申请风险赔付容易吗?

  持卡人成功挂失卡片后,如果挂失前72小时因小额免密免签发生了资金损失,可在发卡银行网点向银行提出赔付申请。银行会按照约定流程进行调查取证,持卡人需根据银行的要求提供申请材料,一般包括持卡人身份证明、银联卡交易否认声明等;申请材料审核通过后,赔付资金将返回至持卡人账户。从材料上来说,并不算复杂,要求并不高,申请赔付不难。

  银行赔得起吗?

  有人可能会问,一次性丢很多张卡,银行不是赔大了,舍得赔吗?银联和银行也早已想到了这一点。银行已设定了当日累计小额免密免签交易限额,各银行设定的日限额,从600元到1000元不等。就算是被盗刷,损失也是可控的。

  会不会多扣款?

  挥一挥卡,支付就完成。那么,会不会挥一挥卡,连续付款几次呢?不会的!银联提供的小额免密免签交易流程显示:输入金额——拍卡(闪付)——拨号——等待返回,交易完成,每次扣款前,都需要重新输入金额。所以即使不停地“挥卡”,也不会出现被多次扣款的问题。

  作为消费者,开始对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有疑虑很正常,经过以上的说明,您一定发现银联和银行已提供了全面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赔付服务,您可以放心使用,快到到指定便利店或早餐车前亲自体验小额免密免签带来的方便快捷吧。

  小额免密免签使用指南:

  1.小额免密免签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1)采用挥卡支付方式

  将卡片靠近POS机“闪付”感应区域(即“挥卡”),刷卡或插卡不支持免密。

  (2)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金额(含)以下(境内300元,境外以当地限额为准);

  (3)符合发卡银行风险控制要求,例如不大于当日累计小额免密免签交易限额,具体以发卡银行规定为准。

  2.哪些商户开通了小额免密免签业务?

  银联正在积极拓展快餐、便利店、超市、出租车等领域的知名品牌商户支持“小额免密免签”。目前,“小额免密免签”服务已在全家便利的部分门店成功上线,陆续扩展至全家便利各门店;同时更多地区的7-11、罗森等更多小额快速消费商户也将陆续支持此项应用。持卡人可在银联持卡人服务网站www.95516.com查询支持“小额免密免签”服务的商户名单。

  3.哪些银行卡可以支持小额免密免签功能?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境外发卡银行发行的芯片信用卡,以及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发行的芯片借记卡已经首批开通(各银行具体开通卡种以银行信息为准)。到明年4月,银联芯片信用卡将全面支持此项功能。

  只推送您所关注的重点,请关注移动支付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mpaypass)

移动支付网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