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最新报告:跨境支付的最新趋势
过去十年间,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快速普及,成为推动亚洲乃至全球其他地区数字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这一支付方式的迅猛发展吸引了来自众多行业主要参与者的关注,推动构建出一个错综复杂且协作共生的生态系统。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领域的新锐力量、政策制定者,乃至商家和消费者群体自身,共同谱写着数字支付领域的演进篇章。
延续我们2020年发布的《后浪来袭!东盟与南亚的璀璨数字生活》(该报告深度剖析了南亚与东南亚地区新兴数字生活形态),本白皮书聚焦过去四年间亚太地区在政策制定、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领域的最新发展。各国政府推进数字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公私部门在支付基建现代化进程中的协同创新,共同助力构建起实时支付系统与国家二维码标准体系。跨境商贸的加速发展催生了对全球及区域支付互操作性标准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为满足消费者对全渠道购物体验的持续期待,电子钱包的功能边界已突破单纯支付工具范畴,通过小程序生态整合多元化服务。在此背景下,支付终端革命应运而生——支付节点不再只是消费旅程的终点,而是开启了更具延展性与多样化的客户互动与价值延伸新可能。
在持续演进的跨境支付终端革命中,我们确定了四个关键趋势:
1. 亚太引领数字支付普及浪潮。该地区数字支付采用率全球居首,以9.8万亿美元规模占据全球电子钱包支出的近三分之二,钱包渗透率在所有区域中位列榜首。电子钱包正吸引金融机构、卡组织及电商平台竞相入局——通过拓展与电子钱包服务商及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网络,将其纳入自身支付生态体系。
2. 随着支付互操作性成为推动亚太电子钱包普及的核心命题,公共部门与私营机构正合力推进数字基建升级:例如,新加坡PayNow与柬埔寨Bakong等国家级二维码体系,通过与支付宝+建立跨境连接,打通本土标准与国际网络的接口。东南亚多国央行启动跨境支付互联项目,孕育东盟区域可互操作二维码支付生态。
3. 后疫情时代,电子钱包与银行APP通过聚合多元服务(如2023年印尼增长最快的移动应用——万自立银行超级应用Livin')加速向超级应用进化。与此同时,众多零售商户正推进全渠道转型,致力于构建无缝衔接的个性化用户体验闭环。
4. 支付解决方案和创新已成为包容性和可持续增长的支柱。金融科技创新者正在帮助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SME”)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建立信誉和数据收集能力来协助其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型。
支付业态的快速迭代使欺诈与金融犯罪威胁持续升级:不法分子不断升级新型攻击技术,利用支付生态漏洞实施犯罪,尤其当跨境支付改革加速推进时风险陡增。越来越多中小微企业在深化数字化的同时,受限于有限的网络安全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剧金融犯罪防控压力。在此背景下,全行业协同与公私部门协作当务之急——唯有通过务实合作机制,方能将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切实的社会影响力,实现数字化变革的长期价值。
- 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持续推出,多地发布相关政策指示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
- 移动支付网早报5.9:公安部发文涉网络安全等保,拉卡拉超2.5亿入股天财商龙
- 移动支付网早报4.27:银行业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将制定,又有支付机构收巨额罚单
- 银行数据资产入表!光大银行1809万,中信、宁波银行超500万
- 三个车站8个闸机!深圳地铁将再试点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无感支付!
- 央行发布最新《中国反洗钱报告》,涉数字人民币监管
- 运营机构数字人民币进展:建行累计消费笔数第一,兴业“成立”一级管理部门
- 央行、外汇局、上海市委、金监总局联合解读上海跨境金融行动方案
- 人行副行长陆磊: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 拘捕503人,涉案15.6亿港元,香港开展新一轮诈骗、洗钱等打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