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示山东6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交行、民生、中信、兴业等银行参与
7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对外公示山东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新一批(第11批)创新应用(“数字金融主题”)。
该批次创新应用有6项,申请机构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信社,涉及的技术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其中,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三农贷款‘’服务”中,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保险数据,通过场景搭建,运用线下核实、数据和风险的管控能力,面向涉农企业、合作社、农户提供融资服务,提高农业数据风险的决策能力,提升“三农”主体信贷水平,纾解了“三农”贷款核额难、授信长、审批难、风险大的问题。
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小微融资服务”中,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运用大数据、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搭建小微融资服务平台,对行内外数据进行融合应用,自动生成授信资料代替纸质资料,实时向客户经理反馈贷前调查要点、待补充资料清单,模块化形式输出调查报告,缓解小微客户授信申请资料繁琐、审批周期长、纸质材料时效差、无法交叉验证等问题,为小微客户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
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仓单质押融资服务”中,中信银行青岛分行以数字仓单作为主要担保方式,在业务链条关键环节依托物联网、应用程序接口、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采集货物仓储、物流数据,实现数字仓单的自动生成和来源可追溯,并通过实时传输货物存储状态、预警信号等智能化监控方式,实现质押仓单项下货物的物权确认和实物监管,在此基础上提供数字仓单质押贸易融资服务。
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贷后资金监测服务”中,兴业银行青岛分行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复杂的客户关系图谱和交易网络进行可视化建设,为贷后管理人员提供高参考价值的隐性关联集团分析,并量化评估客户关联关系,有效监测贷后资金流向、用途,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实时预警,提升贷后管理水平。
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特色涉农信贷服务”中,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临沂审计中心运用大数据、API等技术,将信贷工厂模式与信贷业务办理“四个中心”相结合,对现有行内存贷款数据、持有产品数据、客户贡献度进行充分挖掘运用,借助多维客户标签数据体系,构建产品推荐模型、风控预警模型和贷后监测模型,识别贷款风险信息,形成精准客户画像,有效解决了目前客户信息获取渠道少、信息繁杂不便整理等问题,实现信贷金融服务的提质增效。该应用由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临沂审计中心开发实施,兰山农商银行负责采集数据、提供金融服务场景。
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助农贷款服务”中,威海银行运用大数据、图像识别等技术,搭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从多维度对行内外尽调信息进行聚合,通过构建蔬菜大棚贷特定场景,明确具体授信标准的风控模型,对信贷业务进行全面分析,辅助客户经理进行贷前审批,提升银行风控能力,为农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贷款服务。
《银行科技研究社》获悉,截至目前,山东已先后公示了11个批次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共31项,申请机构包括工行、农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山东省联社、齐鲁银行、青岛银行、日照银行、莱商银行、威海银行、济南农商银行、潍坊农商银行、潍坊市农信社等银行,以及电信运营商等。
据《银行科技研究社》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407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对外公示。其中,397项创新应用申请机构包含银行,银行参与度97.54%。
- 《数字人民币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 【数币周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央行强调下半年加强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
- 广东、河北、深圳、长沙、重庆数字人民币试点相关数据和进展
- 事关稳定币!香港金管局、证监会联合声明
- 移动支付网早报7.23:江苏发文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西联汇款将入局稳定币
- 人行上海总部:推动上海出台新一轮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行动方案
- 【数币周报】数字人民币交通领域团体标准发布,渣打官宣稳定币申请主体Anchorpoint
- 关于稳定币牌照申请,香港金管局发布多份指引、说明
- 雄安新区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区块链+数字人民币”支付模式
- 央行部署2025年下半年工作,涉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支付互联互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