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上半年天津共办理外籍人员移动支付业务111万笔,金额1.4亿元


2025-8-19 8:53来源:移动支付网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高度重视优化支付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分行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实现重点场景再扩容、智能设备再升级、支付服务再提质、宣传推广再拓面,确保了外籍人员从入津到离津全程支付无忧。

截至6月末,全市可受理外卡商户达2万户,可受理外卡自助设备4765台,支持外币兑换的银行网点1570个,为外籍人员开立账户20万户,设置外币代兑点65个,80个地铁车站可以受理境外银行卡。新上线上合组织成员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钱包“外包内用”业务。上半年,全市共办理外籍人员移动支付业务111万笔,金额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81%。

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凝聚多方合力

一是充分发挥优服工作专班作用。谋划在前,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开展优服工作。上半年,召开优服工作推进会、座谈会、协调会10余次,组织对机场、邮轮母港等地实地调研5次,联合对银行机构现场督导3次。

二是建立重大专项活动支付服务保障机制。制定《重大专项活动支付保障的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逐家走访部分酒店,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新增布设ATM等机具10余台,指导收单机构合理提升酒店支付限额。围绕等外籍人员核心需求,设置5个不同场景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民生银行天津分行对零钱包进行更新。)

建立服务升级机制

促进涉外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升级首达环境。组建邮轮母港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专班,制定《天津市邮轮母港支付服务保障手册》,今年累计服务境外游客3000余人次。联合相关部门多次对天津机场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制定升级改造方案,全面提升机场服务保障水平。

二是深耕消费场景。聚焦外籍人员较为集中的消费场景,以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场为重点,实现境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持续推进“支付+”环境建设,实现全市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可全部受理境外银行卡。

三是丰富支付产品。推动财付通、支付宝持续优化“外卡内绑”服务,不断扩大电子钱包朋友圈,目前已落地12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个境外电子钱包“外包内用”。支付服务设施持续升级,“一码查”2.0不断丰富查询内容。截至目前,“一码查”累计查询约1.5万人次。

(2月7日,浙商银行天津分行营业部外语专员为来华洽谈业务的德国代表高效化解吞卡难题。)

构建宣传培训机制

展现天津良好支付环境

一是开展主题宣传。印发《天津市支付结算主题系列宣传工作方案》,编写《外籍人员支付服务指南》,设计多款宣传资料线上线下同步投放,让外籍人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二是组织专题培训。指导辖内机构针对员工、特约商户等开展业务培训,对酒店业务人员开展专题培训,确保第一时间解决外籍人员支付服务问题。

三是加强信息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工作推动会、制作专题简报等形式,搭建机构间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及时总结和分享支付服务中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

(7月28日,浙商银行天津分行营业部至网点周边酒店开展支付便利化宣传,并提供零钱包兑换服务。)

强化监督检查机制

督促机构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实施常态化巡检。组织对银行网点和重点商户进行常态化巡检,及时发现服务堵点,制定解决方案。指导银行机构增设外籍人员服务窗口,确定244个银行账户服务重点网点,针对外籍人员账户服务优化审核流程,缩短开户时间。

二是开展督查暗访。组织对重要区域、重点商户银行卡受理情况及银行网点支付服务工作进行摸排和暗访,上半年累计现场督查5次、组织2轮交叉互检、1轮专项抽检,对辖内机构优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导。

三是建立例会通报机制。按月召开工作推动会,通报工作进展,对成效显著的单位,通过通报表扬等形式予以正面激励,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和辖内机构的积极性。

(天津银行在营业网点部署支持14种语言识别和实时翻译的AI设备,便捷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将继续健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市场主体运营、重点商户共建的“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安全高效的支付设施、丰富多元的支付产品、友好舒适的支付场景,全力做好支付保障工作,持续推动全市常态化支付服务工作取得更好成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5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