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最新收单外包备案数据
8月25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公示了最新一批次数据,本次共计公示服务机构261家,其中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仅1家(重庆城市通卡支付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本批次公示后,全国有效备案服务机构总数为33488家,其中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服务机构总数为744家。
通过本次公示后,各省有效备案服务机构分布情况:

从全国备案服务机构分布来看,备案机构数量排在前三的省份为广东(5291家)、河南(3048家)、山东(2864家),全国各省均有从事支付业务的服务机构。
在所有备案业务类型里,有限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在各省分的分布情况为:

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排名前三的省份为广东(137家)、北京(130家)、上海(95家)。其中青海、宁夏、新疆3省份均无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备案服务机构。
从整个备案服务机构分布来看,备案机构还是集中在沿海及人口大省,西部城市相关业务从业机构相对较少,尤其是聚合备案服务机构,排名前几的省份都集中在北上广及浙江、福建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这种分布格局,既反映出我国支付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相关性,也揭示了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在地区间存在显著不均衡。
支付服务机构的集聚效应,一方面得益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活跃的商业生态、更为旺盛的电子支付需求,以及更为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为支付创新提供了丰沃土壤。另一方面,也说明中西部和偏远地区在支付技术服务渗透率、市场培育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聚合支付作为连接商户与多种支付渠道的重要技术枢纽,其分布差异可能进一步影响小微商户的数字化经营效率和消费者的支付体验。
未来,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实施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引导,支付服务资源有望逐步向内陆地区倾斜。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也可通过政策扶持、技术输出和能力建设,鼓励更多服务机构向西部、中小城市及县域市场下沉,促进支付生态在全国范围内更为均衡、健康地发展,让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覆盖更广阔的区域和更多样的群体。
作者:掌优王凯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