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社招大模型研发岗,要“懂银行的AI人才”


2025-9-18 18:30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欧文

近日,光大银行总行开启2025年社会招聘,在此次招聘的5个岗位中,大模型研发岗位是唯一与AI相关的岗位。

该岗位要求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专业为计算机、数学、统计及相关领域;且年龄不超过35岁;需掌握Python语言,有较强的代码工程实践能力,了解TensorFlow、Pytorch、DeepSpeed等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且具备扎实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算法功底及相关领域项目实践经验;还需满足近三年考核结论均为称职(或对等结论)及以上,且至少一次良好(或对等结论)及以上。

此外,该岗位还明确要求候选人具备领先银行同业,或与银行业务相关行业头部企业相关岗位三年(含)以上的工作经历,这与同期其他银行社招中的大模型岗位要求存在一点差异。例如,民生银行的高级算法工程师(大模型)岗位,仅将大型银行、大型互联网企业相关岗位的经历作为优先考虑因素,而非硬性门槛;宁波银行的大模型应用研发岗位,则未将银行或相关行业经历设为限制条件。

可见,光大银行的大模型研发岗位偏向复合型AI人才,AI人才不仅要懂技术,还要熟悉银行业务。此前,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接受《新金融联盟》采访时,印证了上述观点。

杨兵兵提到,对于高端AI人才,如果不懂银行业务的话,在市场化时代,银行可以用市场化、合作化的方式进行合作。吕仲涛进一步补充,若直接引进此类AI人才,虽然能提升技术能力,却无法快速解决业务问题,可能出现投入很大但性价比不一定很高的情况。综合两人的说法,可知光大银行、工商银行都偏向需要懂银行的AI人才,而不懂业务的AI人才可以用外部的资源合作。

事实上,招到懂银行的AI人才只是银行业AI人才建设的上半场,如何用好这些AI人才是关键。

杨兵兵认为,用好AI人才需从集中和分布两个方向同步推进,具体而言,就是要把一部分AI人才放在集中部门,另一部分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分工协作实现最大价值。

杨兵兵以光大银行为例进行了说明,他提到把一部分AI人才放在该行的智能运营中心,主要做算法和人工智能,这一部分人可以形成小生态,赋予足够的资源后,技术可以不断提升,实现对底层技术的把握;另一部分分散在业务单元的AI人才,需通过光大银行ldquo;模型师资格认证rdquo;后,才可以开展相应业务场景的模型开发,这样开发出的模型才会既符合技术规范也匹配场景需求。

光大银行实现AI人才集中和分布同步推进后,资产类模型可由智能运营中心去负责,偏营销类模型则交给业务单元开发。杨兵兵表示,作为集中部门的智能运营中心,不再像以往那样包揽所有模型开发工作,而是允许分散在其他部门具有ldquo;模型师资格认证rdquo;的人参与进来,针对性解决银行业务需求,这样就是集中和分布做了一个结合。

据悉,智能运营中心是光大银行数字化转型牵头部门和模型统筹管理部门,负责打造企业级特征、模型、策略及智能运营服务平台,而本次招聘的大模型研发岗正属于智能运营中心。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5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