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洪丹毅:未来电子钱包都需要更智能
“过去,每个电子钱包都在努力确保能够尽可能快速、低成本处理支付。但放眼未来,在业务AI化和智能体商业的大背景下,这恐怕还不够,每个电子钱包都需要变得更加智能。”在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洪丹毅谈及电子钱包未来发展方向。
纵观全球电子钱包发展历程,从本地走向国际,由低效、机械转向即时、智能,为用户提供全球、全场景、无缝的支付体验,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电子钱包发展的使命,也正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从中国内地到全球,为什么都选择二维码?
电子钱包的诞生,就是为了让无现金收付变得更便捷、成本更低。
过去,全球卡组织建立起一套自成体系的电子收付规则:以卡组织为核心,经由用户、发卡行、收单行等再到商户,涉及相关方庞大且复杂,不仅需要高费率的支付手续费来支撑运转,还依赖于一套高成本的实体收付设备。
“回顾过去,我们所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采用二维码来降低商户和用户的使用成本,并帮助商户扩大覆盖范围,小店、小摊的店主都能够轻松打印出二维码来收款,它的成本仅是过去实体设备的1%。”洪丹毅面对主持人提问“中国移动支付做了什么才会如此成功”时,如是说。
不止于内地,日本、新加坡、印尼等以移动支付为主流支付工具的国家,均在统一电子钱包标准时选择了二维码。
近年来,香港政府重点关注本港经济发展,作为香港本地电子钱包,WeChat港币钱包也正不断通过二维码连接交通、餐饮、购物等重点消费场景,为香港本地居民和内地游客提供低成本的便捷支付服务。
早前为的士行业推出的WeChat港币钱包收款码,具有免现金找零、多币种实时结算等优势,自推出以来已覆盖过万名香港的士司机,香港居民或内地游客乘车时即可使用港币或人民币进行支付。除了小额高频的交通场景,在餐饮、购物等线下消费场景中,WeChat港币钱包也支持香港中小商户开通“双币收款”二维码,便捷居民和游客线上支付。
对于香港本地商户或的士司机而言,同一个二维码,既能更高效地做本地居民生意,又能降低做内地游客生意的成本,一举两得。此外,针对港人的积分支付习惯,港币钱包还推出了WePoints积分等工具,用户既能享受“多花多赚”的支付体验,同时也支持了香港本地零售及餐饮商户等中小商户发展。
跨境交流加速,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
二十年前,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著作《世界是平的》中想象,未来世界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变得“平坦化”。如今,跨境电商欣欣向荣、大批企业扬帆出海,日益加速的全球经济交流,正呼唤与之相匹配的“平坦化”全球跨境支付网络。
当前,许多区域国家间的跨境互联支付网络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在东南亚金融一体化进程中,2022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9国的央行共同签署《区域支付互联互通合作谅解备忘录》(MOU RPC),进一步提升东南亚9国各自电子钱包的跨境场景覆盖范围。
视线转回国内,作为最早提倡互联互通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支付互联互通也已如火如荼。
2018年,WeChat港币钱包首创“港币钱包跨境方案”,并伴随着2023年后港人北上消费游热潮,逐渐打通交通出行、餐饮购物等高频消费支付场景。当前,港人北上可在内地所有城市的数千万微信支付商户直接以港币支付,内地商家在后台即刻收到实时换汇的人民币,实现移动支付的“双向奔赴”。
WeChat港币钱包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国庆假期,香港市民北上内地消费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120%。
“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支付宝、财付通等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二维码支付的跨境互联,便利两地居民跨境扫码支付。”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指出,要以高效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务,为经济保驾护航。
跨境支付的互联互通不仅仅是电子钱包的新增长方向,也是数字化时代国家或地区之间提高商业活动的自然趋势。
作为跨境商业活动中最核心的人,个人资金跨境流转服务也需要被重视。2021年,WeChat港币钱包推出的跨境汇款服务WeRemit,用户可以汇款至内地微信人民币钱包和内地超过200家银行账户,实现分钟级到账。此外,结合香港居民来源分布情况,WeRemit还支持英国、法国、印度尼西亚等22个主流国家的跨境汇款。
近期,腾讯还宣布通过“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进一步开放微信支付“外包内用”服务。目前,WeChat港币钱包、蒙古国Hipay钱包、新加坡LiquidPay钱包等20家境外钱包已上线;腾讯旗下跨境支付平台TenPay Global已与超过10个国家20余个钱包达成合作,并将陆续接入PayPal、Venmo、东南亚ShopeePay等更多海外钱包和国家网络,为跨境交流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服务。
预判用户需求,是下一代智能电子钱包的使命
未来,除了高效链接、互联互通,成为全球可用的移动支付工具,电子钱包还将有怎样的发展方向?
“未来,电子钱包不能只满足于交易速度和交易成本,而是需要预判用户的需求,确保能够理解用户整个交易的完整情境,成为一个智能化电子钱包——在产品后端就能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则只需要专注于他们在应用前端需要购买什么商品和服务。”这是洪丹毅对于下一代电子钱包的思考,“所有电子钱包都需要变得更智能,做得好的电子钱包,将引领数字经济的下一个十年。”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智能化理念也不断向金融行业渗透,AI Agent(智能体)、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等“AI+支付”正在不断改变电子钱包的运营逻辑。近日,PayPal就与OpenAI合作将ChatGPT整合进数字钱包,用户可直接在ChatGPT平台完成购物支付。微信支付也正式接入腾讯元宝,让“经营收款码”直接用上AI能力。
在各个国家的本地电子钱包逐渐发展为适配全球场景的移动支付工具后,成为智能化电子钱包,或许就是新的发展方向,也是正在到来的未来。
- 腾讯参与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展示创新成果引领金融科技未来
- 微信支付联合腾讯微保试点上线“商保直付”
- 腾讯发布Q2财报: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至555亿元
- 【出海周报】央行发跨境反洗钱新规 多家支付公司全球拿牌 腾讯、蚂蚁全球支付有新动作
- 腾讯领投,乌兹别克斯坦金融科技及电商平台Uzum获得7000万美元融资
- 硅基智能248万中标,科大讯飞、腾讯云、百度、商汤候选!浦发银行数字人系统信创改造项目
- 腾讯元器接入微信支付MCP,用户可以直接给智能体打赏
- Shift4以25亿美元收购支付退税商Global Blue,与蚂蚁、腾讯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奇安信、绿盟、腾讯云入围恒丰银行渗透测试众测服务入围项目结果公示
- 移动支付网早报5.29:CIPS与阿联酋央行合作,“腾讯支付”APP是诈骗软件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