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严控银行信贷业务,套现被“卡脖子”


2020-11-6 17:16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漂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向各大银行、股份制银行通报信用卡业务检查发现主要问题。而在去年,已经有4家银行被通报,主要问题在于内部管理、营销授信、分期业务、交易管控、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

整个通报内容主要在于信用卡与消费信贷相关,对于支付行业极为敏感的套现问题,本次通报及要求整改内容也相当详细。

监管要求银行,完善信用卡异常交易监测。有效监测识别套现行为,关注套取积分、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套现、一人为多人代还欠款等行为风险,强化管控措施力度。正确设置收单商户识别码,不得以信用卡为通道发放经营性贷款,杜绝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获取不当利益。

对异常用卡客户从严授信。从严管控涉嫌套现、逾期、多头借贷、网贷共债、代还款等行为客户的授信。加强关系人管理。准确界定关系人范围,不得为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加强临时额度管理。合理设定调整频率、次数、期限及金额等,按照监管要求进行风险计提、额度合并管理等。

中国银保监会指出,部分银行突破总授信额度上限管控开展授信,未落实“刚性扣减”要求,“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问题突出。客户偿债能力认定不审慎,银行机构采用收入乘数、直接认定职级收入等多种方式,普遍虚增客户收入。

个别授信操作严重不审慎,为套现、共债、逾期等高风险用卡行为客户办理分期业务或上调额度。

简单理解,中国银保监会的本次通报是降低信贷风险,要求银行在合作机构方,降低套现风险,而在用户端,严控授信,加大风控力度。在银保监会的通报之下,支付行业正在经历新的风波,套现营收或将受到较大影响。

19家支付机构被拉黑的后续

今年6月,民生银行发布关于民生信用卡积分累计规则调整的公告。公告称2020年8月1日(含)起,将对信用卡积分累计规则进行调整。主要分为新增境内线上交易积分累计场景、调整境内线上交易及线下交易积分累计规则、境外交易累计积分规则三大类。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银行首次大规模取消第三方支付交易累计积分。从公布的收单机构号来看,主要涉及国通星驿、嘉联支付、汇付天下等19家收单机构。

不久之后,9月,光大银行也发布类似公告,同样这19家支付机构被“拉黑”,不再计算信用卡积分。

华夏银行在10月,也将这19家支付机构“拉黑”,同一名单,三家银行均进行信用卡积分“拉黑”,这不得不让人联想,是否有相关政策出台。

而本次通报的“有效监测识别套现行为,关注套取积分、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套现、一人为多人代还欠款等行为风险,强化管控措施力度。”与之前银行“拉黑”支付机构的行为相吻合,可以预见,在此监管背景之下,未来将有更多银行“拉黑”这19家支付机构,套取积分的难度将进一步提高。

严控套现、套码,银行有办法

除了套取积分,按照监管要求,信用卡套现也将进一步严控。明确表明了检测“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套现”的行为,并且要求正确设置收单商户识别码,也就是遏制“套码”。

如果银行真的要严控第三方支付套现,也是非常有办法的。举一个最近发生的案例:

今年9月一判决文书公布,因为“套码”交行信用卡中心把卡友给告了,索赔927万。

案件过程是,卡友发送的部分交易存在非法套用信用卡还款交易商户类别码(MCC9498)开展信用卡消费交易的情况,自2018年1月至3月,上述交易共计31万余笔,合计交易金额人民币21亿多元。因上述交易实际刷卡消费商户名称与账单显示商户名称不一致,引发大量客户否认交易与投诉;另,因该类交易手续费率远低于消费类交易,造成交行信用卡中心手续费收入严重受损。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套码”,交行信用卡中心可以获得更多的手续费收入,但被卡友“截胡”了。

熟悉的支付业务的人都知道,许多支付机构前期低费率拓展“套现”用户,而后都会通过“套码”来扩大利润,配合费率涨价,两头收割。而长期以来,银行与收单机构都有着一定的默契,只要利益平衡,默许套现与套码的存在,而今监管政策出台,银行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就打破了这一平衡,一旦银行严控套现与套码,收单机构的营收将受到大幅影响。

新一轮信用卡降额潮或来

不仅仅是针对机构,本次监管政策也针对个人用户,即“从严管控涉嫌套现、逾期、多头借贷、网贷共债、代还款等行为客户的授信。”

新一波的信用卡降额潮可能要来了。

今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四号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透支。

此后,不断有银行跟进这一政策,提醒持卡人理性消费。

7月10日,平安银行信用卡公告指出,信用卡持卡人不得以任何套现、欺诈、恶意刷单等违法或虚假消费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积分、权益、奖品等;持卡人不得以任何舞弊手段、非法工具恶意获取权益或优惠;信用卡透支应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证券市场、生产经营、房地产开发、投资等非消费领域。

7月29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告表示个人信用卡透支应当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领域,包括购房、证券投资、理财、其他权益性投资及其他禁止性领域等。

8月11日,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公告》,如持卡人开展超出信用卡正常资金用途之外的交易,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对此类情况,光大银行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降额、止付、冻结、锁卡等管控措施。

与银行不断发布公告相伴的,是降额潮的到来。年中,不少信用卡持卡人反映遭遇信用卡额度下降、“封卡”等情况。

而今,中国银保监会再次通报银行“个别授信操作严重不审慎,为套现、共债、逾期等高风险用卡行为客户办理分期业务或上调额度”,可想而知,未来银行也将加大信用卡的风险把控,降额、封卡也可能再次出现。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