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出行支付场景再起波澜


2023-6-14 17:52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冰凌

出行是支付场景之一,也是众多支付创新应用的聚集之地,包括:刷脸支付、刷掌支付、手机支付、扫码支付等等支付技术均在出行场景有所应用,创新项目可谓是百花齐放。但是笔者认为支付技术在出行场景中的应用,一定需要具备几点特性才可能大面积推广:

1、产品稳定高效,出行是高频的支付场景之一,没有稳定和高效的产品力无法使用;

2、存量设备改造、维护成本低;

3、使用便捷,不需要繁琐的操作;

4、持续的投入和产品创新,出行是持续性市场,短期投入无法起到效果;

5、规模效应,本地化出行需要逐个适配多个城市,众多线路,具有便民惠民的效果。

只有具备了以上几点特性才可以在出行场景中站稳。

一、出行的参与方

出行是生活民生中的重要一部分,主要参与方包括:地方通卡公司、全国交通联合、各地公交公司和地铁公司。

出行最重要的就是打通与公交地铁的支付网络,目前份额以地方通卡公司最大,由于长期的护城河政策使得无法互联互通。但交通联合近些年攻城略地打通了全国大部分地市的公交和地铁,实现了多个地市的公交与地铁一卡互联互通,目前交联卡也是移动支付公司主要合作产品。微信/支付宝在一线城市和某些城市打通二维码支付,但受限于地区政策不同,无法实现全国受理。云闪付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出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由于无法长期坚持深耕,目前维持现状并有缩小的趋势。

即使面对众多的参与者,出行支付场景之一也永远不缺乏新人入局。

二、出行支付创新生物支付

刷脸和刷掌支付可统一归属为生物支付领域,互联网巨头为了拓展其支付创新场景在出行领域布局生物支付,其中包括:

1、2019年4月,济南地铁1号线,支付宝架设刷脸支付,成为国内首个刷脸支付线路;

2、2023年5月,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乘客可以使用微信刷掌支付,刷掌过闸乘车,布局国内首个刷掌支付线路。

笔者认为生物支付作为创新产品具有各种优势,但在出行场景推广困难重重。首先出行支付具有便民性,生物支付设备改造成本高,难以广泛复制。其次支付要考虑教育和培训成本,生物支付培训成本高,难以广泛使用。最后生物支付并未得到广泛试用,在高频下是否能经得住考验犹未可知。

三、NFC支付跨界融合

运营商在很早之前就凭借着NFC-SIM卡入局交通领域,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够完整,通信业务未深度融合等问题,使得推广并不顺利。后期各大手机厂商开始打造自己的手机钱包中的出行场景,使得运营商渐渐退出出行的舞台。但是最近中国移动和包支付与苹果共同打造了苹果-和包出行城市联名NFC交通卡,苹果公司在全球首次将原生NFC能力外放给运营商,实现无需唤醒解锁设备、无需打开APP即可快速无感支付。方便快捷,可以完美复刻实体公交卡的出行方式,同时并不需要担心手机没电无法唤醒APP的焦虑。

移动并未采用传统运营服务商的模式,而是推行“通信+出行”理念,打通话费支付、积分兑换的模式,借助移动超级SIM卡海量换卡战略,积极进行全国推广。值得关注的是,移动与苹果公司的合作,采用的是手机支付钱包虚拟卡片的模式,苹果钱包中的和包全国通行卡实质上相当于一张嵌入在手机里的NFC虚拟交通卡,无需更换SIM卡。用户在和包APP“首页-和包出行”中将交通卡添加到苹果钱包中。可以通过和包APP或苹果钱包进行充值,开卡用户均可获得中国移动和包的10元可提现现金红包,移动用户还可以将积分和话费1:1兑换为出行权益金,充值时直接抵扣充值,并提供多种权益刺激用户使用苹果-和包出行城市联名NFC交通卡。

NFC支付一直是支付场景中的意难平,NFC支付作为最早的快捷支付之一,一路坎坷生不逢时。NFC支付的稳定性和便捷性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产品,具有支付稳定,感应迅速等特点。随着移动运营商的加持,未来NFC支付在出行场景也许会因为新势力的加入进入又一个朝阳时代。

出行的争夺本质是用户的争夺,目前互联网流量见顶,各大巨头都在争取更多的活跃用户。出行支付是最好的获取活跃用户的场景之一。具有投入少,受众广泛,持续活跃等特点。因此每年出行市场风起云涌,创新及入局者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在出行上有所建树的却是寥寥无几。笔者分析主要原因在于:

1、出行门槛高,公交地铁公司谈判及接入门槛限制了小型公司;

2、单个用户补贴金额少,但持续性补贴难以维系;

3、各地通卡公司具有自身优惠活动,其他方难以切入;

4、产品运营及维护难以持续,无法达到养成用户习惯的目的;

5、交通卡是最稳定的出行产品,受众广,其他产品很难打破其壁垒。

出行具有各种各样的门槛和困难,想要做好出行支付市场一定要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仅仅是创新试点,出行终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消失在市场的洪流中。出行的适度创新,在造成社会轰动效应的同时,还需要后期及时持久的推广运营才能让波澜真正走向壮阔。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3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