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4亿被收购,人保支付已被注销牌照
7月4日,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换证)公示信息(2025年7月第一批次)。
按照《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支付牌照不再设定5年有效期,机构满足持续合规要求后可长期经营。在此次续展(换证)中,13家支付机构率先换发“长期有效”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而除了完成换证的支付机构,还有5家支付机构或在此次续展(换证)中退出。
1、广东粤通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粤通宝”)
公示信息显示,因存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申请人提供的补正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人民银行决定对粤通宝《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申请不予受理。
支付牌照信息尚未进一步更新
粤通宝原名广东广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更至现名称),2015年获发《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在广东省范围开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过渡期内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还发布了粤通宝100%股权转让公告,该项目转让底价为3560万元,转让方为广东联合电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但不久后,该转让项目信息疑似已下架。
2、瑞银信支付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瑞银信”)
瑞银信未提交《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续展申请,不再续展。
公开资料显示,瑞银信初创团队诞生于2003年,早期为国内外知名银行提供市场分析研究咨询服务。随着与各大银行合作的深入和拓展以及团队的不断成长和壮大,于2008年正式成立瑞银信公司。瑞银信原总部位于广东深圳,2020年才正式迁往山东济南。
支付牌照信息尚未进一步更新
瑞银信是一家老牌收单机构,于2014年正式获发《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开展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等业务。瑞银信支付牌照在2019年7月成功续展,但在该续展中其银行卡收单业务展业范围被裁减掉了安徽、内蒙、宁夏等地区。支付牌照分类调整后的过渡期内,瑞银信支付业务类型为“支付交易处理Ⅰ类(除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外地区)、支付交易处理Ⅱ类”,直到此番确定“不再续展”。
3、金运通网络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运通”)
金运通未提交《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续展申请,不再续展。
支付牌照信息尚未进一步更新
金运通成立于2013年1月,由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投资成立,是一家建立在实体批发市场基础上的互联网支付公司。2014年7月,金运通获发支付牌照,获准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此前过渡期内,其业务类型调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4、山东飞银支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飞银支付”)
飞银支付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内已申请主动退出。
早在今年4月,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信息,飞银支付就已确定被注销牌照,注销日期为2025年4月16日。飞银支付是2025年第5家确定被注销牌照的支付机构,此前支付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即“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覆盖范围为山东省。
5、人保支付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简称“人保支付”)
人保支付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内已申请主动退出。
同样在7月4日更新的信息显示,人保支付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已于2025年7月1日注销。人保支付是今年第7家被注销牌照的支付机构,而在总数量上,目前累计被注销牌照的支付机构则达到了103家。
人保支付原名“重庆联付通网络结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并于2014年7月获《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支付业务类型调整后,则变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早在2021年,人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人保金服”)通过公开摘牌方式收购人保支付。根据当时的公开信息,人保支付100%股权成交价格为4亿元。人保金服为央企中国人保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20日,定位为中国人保集团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业化平台,也可理解为人保旗下的金融科技板块。通过创新项目孵化的体制机制,人保金服旨在将内外部资源与成熟技术相融合,推进创新项目。作为人保金服旗下支付机构,人保支付曾被视为人保集团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但如今也已悄然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