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行CIO杨斌:中小银行需以应用驱动和场景导向推进AI落地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AI+金融专题论坛举办期间,青岛银行首席信息官杨斌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了当前银行业发展趋势、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和破局关键等话题。
杨斌表示,目前银行业已从传统计算时代迈入智能时代。过去,计算机技术主要帮助银行提升效率;现在,AI不仅能提效,还渗透到了用户体验、产品流程、场景生态等核心环节,重塑银行业务底层逻辑。在他看来,AI正在成为驱动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能量引擎”。
未来,AI将成为银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工具。不过,当前银行业的AI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银行尚未在AI应用方面取得突破进展,这一点在中小银行身上尤为明显。
杨斌指出,这是因为中小银行普遍存在资金投入有限、试错机制缺失、人才储备不足等短板。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不能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技术试错,难以承受“创新无果”的成本压力。此外,AI应用同质化严重、落地过程成本高企、数字化投入的回报率难以评估,这些也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问题。
对此,杨斌强调,中小银行的AI布局不能盲目跟风,必须先找准方向再投入。他表示中小银行需立足实际,先聚焦小场景应用,通过与第三方合作,以应用驱动和场景导向推进AI落地,避免技术空转。
他以青岛银行为例进一步说明,该行不会将资源投入到金融基础大模型等底层技术研发,而是聚焦于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目前,该行明确了“应用驱动、场景导向”的AI发展战略,已落地涵盖风控、营销、运营等近20个应用场景,未来会逐步扩展至200个乃至300个。
谈及AI技术落地,杨斌特别提到需明确“人机协同边界”,AI仅作为提效工具,核心责任仍由人工把控,这才能规避风险。
此外,杨斌表示挖掘“数据价值”与坚持“区域禀赋”是中小银行破局的关键。同时,还兼顾投入产出平衡和人才建设方面的情况。
对于数据,他提出“以用促治”的理念,强调AI模型训练无需追求数据越多越好,而要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经过清洗、标注、加工等环节,形成适合AI训练的数据。
在区域发展方面,他坚持“找准禀赋、差异化竞争”。在他看来,对于青岛银行这类区域银行,AI可作为强化区域特色的工具,助力挖掘本地金融需求,打造区域内不可替代的金融服务能力。
在投入产出上,他主张“量力而行、阶段评估”,他认为国内银行业暂无成熟投入产出评价体系,中小银行应“以应用定投入”,例如以半年或一年为周期,明确阶段性AI应用目标、配置资源并跟踪效果,避免技术空转。
他表示,聚焦具体场景的AI投入能够带来效率提升,形成“投入——见效——再投入”的正向循环。目前,青岛银行的AI基础算力投入处于“千万级别”,尚未涉及高成本的底层大模型研发。他强调,未来该行也将保持“应用优先”的投入方向。
在人才建设上,他认为中小银行无需追求全栈AI人才,应重点培养“懂业务+懂AI”的复合型团队,促进业务与技术衔接,避免两者脱节。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