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时代 不要让“拒收现金”成为新顽疾


2020-11-20 9:05

这些年,电子支付得到了极大普及,很多人出门都不带钱包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些商家只接受电子支付,拒绝收取现金。对此,金融监管部门明确说“不”——从11月1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在全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行动,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浙江以及杭州,是国内数字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电子支付相当普及,“拒收现金”现象即使有,也不大容易引起关注,因为毕竟因此遭遇不便的只是极少数人。但少数人的权利依然是权利,凡权利都应该获得尊重与保护。就像医疗机构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开通“无健康码”通道一样,我们也应该保障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群体使用现金进行消费。

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店等消费时出现被拒收现金现象,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电子支付的优势无须赘言,但这不是商家拒收现金的理由,须知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消费者支付需求多种多样,现金支付习惯和偏好仍广泛存在,尤其是老年群体,现金支付仍然是主流方式。使用现金也并不意味着落后,毕竟有部分人群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更愿意使用现金,例如一些人崇尚简约生活,不使用智能手机,自然也无法进行电子支付。而从法律层面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商家如果只接受电子支付,不仅是破坏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更涉嫌违法。

选择什么样的支付方式,于个人,是生活的取舍;于社会,关系着金融的稳定。可以用智能手机解决支付等生活问题,这是先进;但如果支付等问题只能通过智能手机解决,则进入了误区。真理向前一步就成了谬误,“可以”与“只能”,就是真理与谬误的分界线。如果离开了智能手机就无法进行正常生活,这绝非先进。从更高的维度看,要是商家都拒收现金,无异于扰乱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影响了金融秩序的稳定,并不可取。

“拒收现金”现象由来已久,而相关专项整治近年来也开展了不少,“拒收现金”似乎正成为城市一个新的顽疾。期待本次整治,能出实招、谋实效、见真功。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