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基于大小模型自主研发上百个智能体,新聘来自浦发的副行长
近日,上海银行发布2025半年报。数据显示,该行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273.44亿元,同比增长4.1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31亿元,同比增长2.02%。
上半年,上海银行深化数字化转型,加速大模型建设。
基于大小模型自主研发上百个智能体,两大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上海银行表示,报告期内获得大模型多智能体理财推荐方法、SAS数据分析能力方法等5项发明专利。
在数智化经营方面,该行升级数据管理平台,建成数据贯标闭环强管控流程,数据资产基本实现自动化更新。依托数据BP(业数工坊)工作机制,深化业数融合工作机制,构建营销敏感模型、渠道偏好模型。
在AI大模型方面,强化AI基础能力建设,自建算力资源池,打造以资源共享、灵活调度为核心的算力平台,推进算力整合和资源池化,提升算力整合与复用能力;落地DeepSeek、Qwen等系列模型本地化部署,形成以DeepSeek、Qwen等开源大模型为主的基础模型体系。丰富大模型应用场景,基于大小模型自主研发上百个智能体,升级客户营销、客户服务、风险控制、行务运营、经营管理等业务流程和功能:上线AI尽调助手,作为信贷审核、产品创设等领域专家,为员工提供智能协助服务;同时上线智能问数助手,提供智能推荐、技能提升、知识共享等服务。
在科技基础能力方面,推进云原生技术平台的自主研发及推广应用,依托智芯工程、慧信工程,培养人才队伍,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全面迈向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转型;上海同城数据中心全面升级,完善数据中心双活架构布局。
其中,关于两大工程建设,智芯工程账务核心正在实施全面测试验证,慧信工程授信全流程主干系统及13个关联应用系统成功上线投产。
数字渠道上,针对个人渠道,在手机银行10余处关键断点智能连接云网点远程服务人员、客户经理企业微信、在线客服等各类角色。发布AI手机银行,实现“对话即服务”,支持语音识别客户意图完成转账还款、理财咨询、养老金管理等10余项高频服务办理。报告期末,个人手机银行和“美好生活”App月活客户数310.58万户。
针对企业渠道,推出网银控件融合版客户端,提供“一键安装、极速使用”体验。推出转账开户行智能识别、电子票据智能选票、多批次自动代发等服务。报告期末,企业电子渠道月活客户数12.93万户,其中企业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3.20万户。
聘任一名来自浦发银行的新副行长,近期收大额罚单
半年报显示,截至披露日,该行共有6名高级管理人员: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胡德斌、副行长俞敏华、董事会秘书李晓红、业务总监朱守元、业务总监武俊。
报告期内,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为:5月,汪明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副行长、总法律顾问职务。
不过,该行还有一名新的副行长将上任,来自于浦发银行。
就在半年报发布当天,上海银行公告显示,聘任陈雷为副行长,任期与第六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其任职资格待监管机构核准。
陈雷,出生于1978年5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政工师。曾任浦发银行总行团委书记、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浦发银行宁波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浦发银行总行零售业务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总经理、总行直属党委委员等职务。
据悉,陈雷任浦发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时,提出“AI+人工”双轮驱动,目前AI能应用在标准化的产品上,比如基础类投资者比较容易理解的产品。遇到需要专业审判力的时候,人工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AI和人力专业性的相互结合,可以在不同的层面更好地把AI的服务工作做好。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上海银行收到大额罚单,多个部门负责人同时被罚,其中包括科技相关部门。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上海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8项违法行为,被警告,被没收违法所得46.95195万元,并被罚款2874.8万元。
其中,时任该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数据管理与应用部总经理曹某智对“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负有责任,被罚款3.5万元;时任该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郑某对“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负有责任,被罚款7万元。
不过,上海银行回应,此次处罚问题来源于人民银行2021年对该行开展的综合执法检查,问题发生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