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津市分行:1-9月全市外籍人员移动支付业务量达176.38万笔、金额2.22亿元

2025年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举行2025年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助力天津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有关情况和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金融运行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支付结算处副处长刘武表示,今年以来,天津市分行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人民银行总行的安排部署,紧扣外籍人员需求,聚焦“能用、好用、愿用”目标,以深化支付场景建设、丰富支付服务供给为切入点,全力破解外籍人员“支付不便难题”,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拓展受理场景,破解“刷卡不通”难题。为满足外籍人员刷卡支付需求,我分行指导辖内机构开展外卡受理环境建设工作。累计拓展重点商户5334家,实现河西万象城、和平恒隆等核心商圈,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A级景区及国家一级博物馆外卡受理全覆盖。年内新增69个地铁站点支持外卡购票,累计80个地铁车站可受理外卡,覆盖主要旅游景点和重点商圈,外籍人员“持卡难刷”问题显著缓解。
二、优化产品功能,破解“扫码不便”痛点。持续优化“外卡内绑”流程,新增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尼等地钱包“外包内用”服务。境外电子钱包“朋友圈”扩至14个国家和地区的47个产品,外籍人员可享与国人同样的移动支付体验。我市法人机构易生支付首批接入全国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助推辖内移动支付加速发展。1-9月,全市外籍人员移动支付业务量达176.38万笔、金额2.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74%,扫码支付便捷性大幅提升。
三、强化现金保障,破解“兑换不畅”瓶颈。构建“ATM取现+网点兑换+代兑机构”多元供给体系,满足外籍人员兑换现金需求。截至9月末,全市4690台ATM支持外卡取现,1578家银行网点提供外币兑换服务,设立外币代兑机构69家。在天津机场、邮轮母港等“首达地”设立支付服务示范区,集成23种货币兑换、外卡取现等“一站式”服务。
四、创新服务模式,破解“找服务难”困局。持续优化中英双语“支付便利化设施一码查”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触达效率。外籍人员扫码即可实时查询全市货币兑换网点、外卡取现ATM、重点商户、离境退税商店等信息。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查询超1.87万人次,有效解决服务信息不对称问题。
五、加强宣传引导,破解“不敢用”顾虑。融合天津地域元素,设计制作中英双语的《外籍来津人员支付服务指引》。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投放,在重点酒店、商圈、机场等地精准布放,让外籍人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打消其顾虑,引导其使用境内支付服务,同时传递天津开放友好的城市形象。
下一步,我分行将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面开展“游天津 随心付”涉外支付服务环境提升工作。重点做好外卡受理网络提质扩面、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落地、“刷掌支付”“旅行通卡”等创新产品在津应用等工作,确保实现“两千”“一百”工作目标,即2027年底前,再新增外卡受理POS机具1000台,新增或改造可外卡取现ATM机1000台;2027年外籍来津人员移动支付业务量较同期提升100%。
- 金融科技服务商:宇信科技AI产品触达多银行,神州信息全国性银行签约额增36%
- 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进展:已有36宗申请、明年初公布首批
- 央行金融科技发展奖梳理:至少35个大模型项目,8家银行获一等奖
- 银行数据分析师备受关注!工行超1.2万人,浦发、民生等银行正在招聘
- 43个公告揭示8月银行AI动态:北京银行2013万算力采购居首,科大讯飞连中2个智能外呼项目
- 数字货币、虚拟货币、代币化存款……一文读懂这些数字资产类型
- 许正宇:中国人民银行及香港金管局正探讨数字人民币钱包升级安排及可行性
- AI占比18%!央行2024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这些AI项目最亮眼
- 人行:截至2025年9月末,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额达14.2万亿元
- 香港修正案:容许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可销售法币稳定币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