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试水移动支付 遭质疑恐深度骚扰用户
新浪微博月初获支付牌照
得到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的重金注资之后,新浪微博接下来的动作备受外界关注。
近日,这一答案似乎已“显山露水”。新浪微博媒体负责人对记者透露,由于获得了央行颁发的新一轮支付牌照,“微博钱包”将于近期正式付用。类似于具有私信自动推送等的“媒体版微博”,“淘宝版微博”也开始邀请卖家进行测试,预计7月下旬上线。一场微博的“强势改版”即将来临。
然而,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充满骨感。微博走向“社会化电商”对于淘宝卖家理应说是利好,但对于新浪微博来说,风险则在于削弱了自身的媒体属性。尤其在目前新浪微博用户黏性不断下滑,淘宝的加入能否改变现状?还是继续将其推向一个“完全”的广告平台的“深渊”,变相成为淘宝的一个互联网入口?
微博“试水”移动支付
7月6日,央行发放了新一轮支付牌照,“微博钱包”拿到支付牌照之后,使得支付成为微博的基础功能之一。此前,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多次强调“支付是微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就商业化而言,移动支付是移动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浪已全面打通了微博电商及O2O的商业闭环。据了解,通过关联银行卡,“微博钱包”可以进行手机充值、煤气水电缴费、向微博好友转账等操作,“向微博好友转账”无疑具备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结合呼之欲出的淘宝版微博,就实现了社交环境下的一体化支付功能。
7月17日,微博正式宣布放宽了发送私信的限制,进一步增强了淘宝电商寻找到目标客户的机会,“你可以向任何一个人发私信!如果对方关注了你,你的私信就会进入他的私信箱中。如果对方未关注你,你的私信会进入到他的留言箱中……他回复你后,你们的对话就会进入彼此的私信箱中。”
据了解,微博此前已进行了与淘宝“联姻”的尝试,不过是通过使用新浪的商业API接口进行开发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只需要在微博上关注“优物库”、“来店宝”等账号,不需要跳转就可以直接支付。对于淘宝卖家,填写店铺旺旺名称、支付宝账号、联系人姓名和手机号码等认证信息,就可以完成从淘宝到微博的账户打通。
淘宝版微博已进入内测阶段
除了移动支付外,“淘宝版微博”更具想象力。阿里入股后不久,淘宝的身影就已出现在微博页面。微博页面底端“从淘开始”推荐淘宝网相关热卖商品,点击后直接跳转至“一淘热卖”。不过,新浪微博给淘宝带去的流量,明显并不能满足阿里的需求。而且现有的融合让新浪微博既不像电商平台又不像社交网络,对用户造成骚扰,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在这样的当口,“淘宝版微博”呼之欲出。据了解,“淘宝版微博”参照“媒体版微博”的思路,通过“加关注”来使用。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更为便利地选择所需要的商品,而对于淘宝店??铺来说,则可以通过私信推送便利与买家之间的互动,增强用户黏性,把新浪微博的流量直接转化为购买力。
事实上,新浪微博在火爆之初就被淘宝卖家和各类商家占据着,很多创业者已经通过微博营销赚得了第一桶金。不过,针对“淘宝版微博”正式的发布时间,新浪微博媒体负责人表示“对此还不知情”。
质疑:会否造成用户深度骚扰?
面对微博日益加速的电商化趋势,还坚持在微博上看新闻的sisi表示,“生活中谁不需要买东西?如果社会化电商能准确判断我的需要,为我服务,还是很欢迎的。”不过,更多的用户则对此表示了担心。网友阿磊说:“现在微博上已经有太多的垃圾信息,我已经不太想上微博了。这年头信息已经太过剩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不少微博的用户已经对一些淘宝店家私信发送淘宝信息感到了不满。如果新浪微博进一步“电商化”,会不会让自己继续滑向深度骚扰用户的深渊?报告显示,在2012年中期到达顶峰后,新浪微博活跃度出现快速下滑。截至目前,已经降至2011年初的水平,距高峰时期持续下滑超过30%。
为了预防垃圾信息的推送,“微博淘宝版”对商家设置了一些要求,包括店铺ID、主营类目、店铺信用等级(要求冠级以上,酌情可降低要求)、店铺运营负责人旺旺、是否有新浪微博、微博粉丝数量、是否有专人运营等。然而,用户对于社会化电商所需要的,却并不仅仅是“少推垃圾”这么简单。
另外,新浪广告位的推荐只是大量采取淘宝的后台数据,数据滞后严重,并没有做到用户预期的“购物预测”。
专家:用户体验必须坚守
新浪微博一直在尝试商业化,阿里巴巴则在寻求提高淘宝以及天猫的社交属性,双方都有融合的迫切心态。
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639亿,其中移动互联网支付交易增长迅速,达到470亿。由于微博具有庞大的移动用户基数,结合移动支付功能,将给淘宝带来更多新的机会。根据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的投资协议,未来3年,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可以给新浪微博带来大约3.8亿美元的营销和社会化电子商务的收入。平均每年1.2亿美元以上的收入,与新浪微博2012年的6600万美元收入相比翻番。
赛迪顾问互联网分析师王漪认为:新浪微博要实现商业化,不能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淘宝卖家也应该更多地通过社交信息感知用户需求。“如果用户不能在微博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它对于用户的价值将会减弱。如果人们只为购物才上新浪微博找用户评价,那这将是新浪和淘宝共同的梦魇。”
事实上,前车之鉴并不远,2013年初,曾经拥有在Facebook上构建“全球购物中心”美好蓝图的Payvment关闭其业务,并在2月28日结束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