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首发重磅报告:中国第三方支付商业职能变革研究


2018-1-18 14:07来源:移动支付网

1、政策环境提高支付牌照价值

牌照监管体系下,支付牌照的价值被集中凸显。

2、线下丰富的支付场景有待开发

广阔的市场吸引更多支付公司着力发展线下业务

在二维码、智能POS等支付工具的推动作用下,这些小店的销售额均有可能被纳入第三方支付的业务版图。广阔的市场前景,使绝大部分支付公司,都转向线下业务。

3、技术推动线下支付二次加速

线下支付价值不断增大

4、技术脉冲式的促进作用

第三方支付受到技术推动继续增长

5、竞合时代

移动支付与收单业务的融合趋势

在整条线下支付的商业版图中,银行卡收单是在移动互联网新趋势下,发挥独特历史作用的“古老贵族”。近年来,互联网商业领袖及互联网巨头的战略,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线下实体经济。但实际上线下商业环境非常复杂,擅长轻资产运营的互联网公司,在进军线下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比如:线下团队管理、绩效、监督、营销和服务等,每一项都和线上有区别。而互联网公司的不足,却是收单机构的优势,这也造就了中国移动支付线下支付独特的图景,移动支付公司通过两条渠道完成业务,一条是利用自身资源,联合聚合支付公司帮助商户直接转化;另一条是与收单机构合作。而当收单机构的智能POS协助完成了移动支付业务后,这笔业务产生的交易规模既计入移动支付,又计入收单业务。

6、收单业务与移动支付此增彼涨

智能POS同时满足卡基和账基支付,成为线下良好助力

过去银行卡收单对支付行业交易规模的贡献始终最高,占比大于50%。而2015年之后,随着社交支付的兴起,银行卡的使用频率骤降,这对银行卡收单行业中的传统业务产生了巨大打击,但也随之为古老的银行卡收单业务带来了新的活力。当原本仅用于收单的传统POS升级为智能POS后,即可同时满足卡基(基于银行卡)和账基(基于移动支付账户)支付。智能POS丰富的线下布局,使得他们天生地成为移动支付线下扩张中的良好助力,并为收单业务带来了新的机会,使收单业务与移动支付高度融合,并形成此增彼涨的态势。

7、账户端:基于移动支付的账户发展

支付账户是新时代的“虚拟银行卡”

2015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颁布以及后续的实施,从侧面强化了支付账户在新金融环境中的作用。就市场目前情况来看,比较有影响力的支付公司,均不仅从事支付业务,利用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牌照,在事实上具备了综合金融机构乃至银行的功能,而其账户体系则与银行卡的定位相当。

在这个基础上,账户端的移动支付公司在整条线下支付产业链中,追求的是用户规模的庞大,交易规模的提升以及用户粘性的增加。一如银行卡之于银行,账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支付公司从支付这种高级流量业务向利润更高的金融业务、大数据业务、科技业务过度的跳板。因此理论上,能够帮助其完成这个功能的一切合作方,都回被视为重要助力。

8、受理端:与账户端成正相关增长态势

覆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是支付的关键环节

受理端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2016年底比较火热的概念聚合支付,处于线上;另一种是在中国广泛存在的银行卡收单机构,处于线下,例如银联商务、拉卡拉支付。根据监管要求,聚合支付公司仅作为“地推”团队存在,本身不会涉及支付资金流。这也使得银行卡收单机构的地位更加重要。受理端与账户端形成正相关的增长态势,账户端的爆发性增长带来受理端的快速发展。

9、受理端:行业壁垒高,进入门槛高

受理端市场进入规范有序竞争

受理端,以经营商户为主,对牌照资质的要求较高,门槛和壁垒较高。

在高壁垒高门槛的保护及牌照资质的高要求下,受理端形成了相对稳定和封闭的市场,较难有新进入者,而现存参与方对监管政策的敏感度也更高。在监管政策逐渐收紧的态势下,违规成本就显现了出来,例如有的机构被处罚高额罚金,有的被限制业务发展,有的被吊销牌照。因此,走正道、守规矩的企业,才能长久生存发展,受理端市场进入了更加规范有序的竞争。

10、受理端案例:拉卡拉

通过海量移动终端撬动各行业商户应用场景惠及亿万消费者

作为国内第三方支付领军企业,拉卡拉通过大规模布局线下的智能POS、传统POS、收款宝和线上的Q码、PAYMAX等终端,牢牢掌握受理端市场覆盖领先地位。针对商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收单和经营需求,拉卡拉研发了不同类型的终端并叠加不同类型的增值服务,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大幅提高与商户的黏性,形成明显的线下受理端优势。

11、受理端案例:拉卡拉

拉卡拉通过智能POS和云平台为旅游景区提供场景化服务

以拉卡拉智能POS为旅游景区输送场景化服务为例:拉卡拉智能POS在受C端理游客用银行及第三方账户付款的同时,通过业内首家拉卡拉云平台(景区合作平台),将积分业务、营销推送、旅游保险、旅游金融等服务叠加在拉卡拉智能POS上同时输送给景区商户,让商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所需服务。

12、牌照渐成稀缺资源

牌照成为存量市场之争,不再新增牌照

2017年,中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共247家,其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占比最高,但是市场价值尚待开发。尽管进入移动时代,互联网支付依旧相当于基础设施,因此牌照数量相对也比较多。处于风口浪尖的移动支付牌照最为稀缺,并且央行明确发过文件,表示不再新发牌照,所以牌照已经成为存量市场之争。未来在银行卡收单和移动支付的配合下,这两张牌照将成为市场稀缺资源。尤其在银行卡收单领域,线下的布局非一朝一夕可以完善,而智能POS的研发亦非低成本投入即可做到,导致目前市场上优秀的,有一定历史积淀,又具备很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收单机构价值有所凸显。

13、线下支付依旧是主战场

线下支付环境场景丰富,渗透率有待提升,前景广阔

2016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超过29.2万亿人民币。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时间节点关口,消费是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推动的领域。作为全球最好的消费市场,在宏观统计过程中,有大量的民间交易未被记录在内,这些民间交易大部分属于线下交易,而随着支付新业态的成熟,未来这些尚未被记录的交易均会成为第三方支付的目标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4、政策驱动下的良币驱逐劣币

更多金融创新将集中在现有合规业务的升级领域

在所有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第三方支付是监管最早落地,牌照和管理体系最为健全的一个大分支。2016年业内监管进一步趋严,在支付行业内监管目的更加明确,即:让更多的创新发生在走正道、合规且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中。进而形成一种良币驱逐劣币的态势。这会让第三方支付行业产生三种变化。

15、支付交易链的整体价值日益凸显

各支付端口强强联合在整体的交易链条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现阶段,用户量、交易规模等数据是判断支付企业价值的最重要标准。但事实上,大多数交易是由账户端与受理端共同完成的,账户端业务量大也能带动受理端的交易增量。这意味着同一个用户的同一笔交易,在多个平台的价值被分开估算。依照交易的资金流将支付的各个环节横向打通后,整个交易链条的价值则被全面放大。

在整个链条中,支付各端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自身独立封闭的交易规模。所在链条能够接入的优质企业越多,其平台的产业能力就越强,从而带动整个交易链条的价值提升。强强联合也将成为账户端、受理端的各巨头企业的必然选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