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搞“语音支付”?国内早有相关应用


2023-8-25 17:18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卢华秋

据《金融时报》报道,印度拟推出基于语音的线下数字支付方式,以扩大该国快速增长的数字基础设施,并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

近年来,支付数字化成为其中的重要趋势之一。在印度储备银行(印度中央银行)的主导下,印度国家支付公司开发的UPI于2016年正式上线供公众使用,并迅速普及。然而支付数字化在印度也遇到了数字鸿沟,较低的互联网普及率及民众识字率,导致很多公众没有设备、也没有能力使用数字支付。

为了数字支付普及过程中的鸿沟问题,印度金融机构于本月宣布启动一项“语音支付”计划,借助基于语音识别技术,使支付用户能够用手机发出口头转账指令启动、处理交易。报道显示,印度版“语音支付”服务将使用印度马德拉斯理工学院开发的开源AI语言工具,最初提供英语和印地语版本,然后再扩展到其他语言。

其他印度版“语音支付”的更多细节,暂未清楚。不过,关于声音相关的支付技术,国内其实也早有应用。

多年以前,支付宝就推出了“声波支付”,并在一些自动售卖机上进行应用。“声波支付”功能被内置于支付宝应用中,用户打开此功能后,用手机对准收款设备的收音麦克风,手机会播放一段“咻咻咻”的声音。收款设备收到声波后会自动处理,而后用户再于手机上进行确认操作。本质上“声波支付”只是利用声波的传输,完成两个设备的近场识别与对接,并非作为唯一的支付确认要素。

2021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IoT发布了智能声码服务,同样也是一种基于声码的信息通信服务,或者可以通俗理解为声音的二维码。该智能声码服务多用于活动营销领域,该服务通过将客户的营销信息转换为人耳不可听见内容,当手机端特定应用接收后,可以快速获取营销内容链接,以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

在设备一侧,通过声波通信编解码算法,将高频段的声音编译成为“声连码”的音频文件,再以日常声音传播的方式,即可将信息发送出去,“声连码”本质上就是一种多媒体音频文件。在用户侧,则以集成声连网SDK(一个解析工具)的App或小程序获得接收“声连码”的能力,并经云端解析回调后,实现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传播的目的。

简单来理解就是,用喇叭播放出一段参杂“暗号”的声音,用户打开手机App或小程序,即可接收并查看“暗号”内容。明面上人耳可分辨的声音并非传递信息的必要条件,喇叭才是。比如说,带有同时具备屏幕和喇叭的设备可选择在静音状态下,用画面来提醒用户接收“暗号”,以免在一些特定场景里造成“扰民”。

可接收“声连码”的支付宝小程序

作为一种信息通信服务,或者说交互技术,与目前常见的通信服务相比,“声连码”存在一些特定优势。比如与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二维码相比,号称声音二维码的“声连码”可通过影音合成来实现更多营销方式的可能,得益于更远的传输距离理论上亦可同时覆盖更多受众。

就技术角度而言,“声连码”在营销能力方面或优于二维码。但现实情况是,在最重要的交互环节中,“扫一扫”于多年二维码支付习惯的培育下,消费者对其早就习以为常,不难发现,在各种App的左(右)上角,“扫一扫”几乎都是必备模块。而“听一听”仍然陌生,实际情况下必然要考虑这个问题,听一听“声连码”需要培育用户使用习惯。

“扫一扫”的成熟离不开移动支付,但“听一听”不具备像前者那样的免密支付条件。比如当音箱以“声连码”发出收款请求,很可能不知道找谁要钱。即便可精准实现交互匹配,在大多数付款场景(距离较近)中,也不见得比二维码方便。

更远的传输距离是“声连码”的特性,根据发声设备的不同调节其传输距离,可控制在10cm~100m范围内,甚至通过多个设备布置,可使其覆盖范围更广。在某些特定支付场景下,利用这种特性或许可发挥一些优势,比如停车缴费。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3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