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征集2025“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的通知


2025-5-28 14:12来源:移动支付网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务院17部门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拟于6月组织开展“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汇聚服务力量,优化服务供给,形成服务合力,帮助中小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在数字经济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浪潮下,中小企业对创新型金融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金融服务格局。为促进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普惠金融,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精准性与便捷性,全面总结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经验,促进共享与应用推广,现面向全社会开展2025“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征集展示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目的

广泛挖掘并表彰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取得突出成效的机构,或具有突破性、实效性与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树立行业创新与发展典范,激励更多机构投身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实践。

搭建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交流平台,汇聚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促进经验分享、技术交流与合作对接,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行业整体创新发展。

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选项,切实助力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加速迈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完善监管体系提供实践依据,助力营造更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征集对象

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第三方支付等各类金融或普惠金融相关机构。

金融科技企业,涵盖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企业,以及提供金融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服务等的专业机构。

数字技术企业,如在物联网、5G通信、量子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领域有深厚积累,且致力于探索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应用的企业。

科研院所及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具备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专业研究团队与科研成果,能够为行业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储备。

其他在数字普惠金融取得突出成效和较大社会经济效益,或业务模式、服务机制等方面有创新实践的相关主体。

三、征集范围

(一)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成果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中小企业精准画像、风险精准评估、客户精准营销的创新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风控模型、智能获客系统等。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在智能客服、智能投顾、信贷审批自动化、欺诈识别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成果。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如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分布式账本在跨境支付与结算中的应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等,解决金融交易中的信任问题,提升交易效率与安全性。

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敏捷交付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助力金融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二)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成果

创新型信贷产品,如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交易数据的订单融资产品、面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贷联动产品等,有效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创新型保险产品,如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科技企业研发风险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为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保障,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创新型支付结算服务,如移动支付创新应用、跨境支付便捷化解决方案、面向特定行业场景的支付解决方案等,提升支付结算的效率与安全性。

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如线上化、智能化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将多种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整合,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又如基于产业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实现金融服务与产业场景深度融合。

(三)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场景创新成果

在乡村振兴领域,如农村电商金融服务场景创新,通过电商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村电商从业者提供融资、支付、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又如农业生产数字化金融服务场景,基于农业物联网数据为农户提供精准信贷支持。

在新市民金融服务领域,创新租房金融服务场景,为新市民提供租房贷款、租金分期等服务;创新就业创业金融服务场景,为新市民创业提供小额信贷、创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围绕绿色产业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金融服务;创新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服务场景,支持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与运营。

(四)数字普惠金融业务模式与机制创新成果

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辛勤耕耘、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取得突出成效的机构,或创新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担保机构、产业园区等合作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共同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中小企业。

探索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如通过金融科技降低服务成本、拓展服务边界,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质量。

创新数字普惠金融监管科技应用成果,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实时监测、风险预警、合规管理,在促进创新的同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四、征集要求

申报主体资质

申报单位须为合法注册的法人单位,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具有一定的业务基础与实践经验。

申报单位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信誉与口碑,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成果特性

创新性:申报成果在理念、技术、产品、服务、模式、机制等方面具有显著创新,突破传统思维与模式,具有引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趋势的潜力。

实效性:创新成果已在实际业务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能够有效解决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痛点与难点问题,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质量与可获得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可复制性与可推广性:成果具备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或服务主体中进行复制与推广的条件,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合规性:创新成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金融监管政策以及行业规范要求,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

五、征集流程

成果申报(即日起-6月15日)

各单位按要求填写《2025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申报书》,详细阐述创新成果的背景、目标、内容、实施过程、成效、创新点、可复制推广性等方面内容,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Word电子版和加盖单位公章PDF版,发送至指定邮箱weiyuanhui fintechcn.cn,邮件标题注明“申报书-申报单位名称-申报成果名称”。

成果初审(6月15日-6月18日)

由活动主办方组织专业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主要审核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以及申报成果是否符合征集范围与要求。

对于材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要求的申报单位,将通知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补充完善;对于不符合征集范围与要求的申报成果,将予以筛除。通过初审的申报成果将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成果遴选(6月19日)

本次征集活动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建由行业权威专家、资深学者、金融机构高管、企业代表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将对通过初审的申报成果进行综合评审,评审过程将综合考虑创新成果的创新性、实效性、可复制性与可推广性、合规性等因素。

评审方式包括材料评审、线上答辩、实地考察(如有必要)等。专家委员会将根据评审结果,评选出具有代表性、创新性与推广价值的优秀创新成果。

成果公示(6月20日-6月24日)

将入选的创新成果名单在活动官方媒体平台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与反馈,如有异议,可向活动组委会提出申诉,组委会将组织专人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成果发布(6月27日)

入选的创新成果将在2025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暨数智金融服务节”进行重磅发布,通过活动现场展示、专题报告、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

制作《2025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案例集》,收录优秀创新成果案例,向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学)会、金融机构、企业等进行发放,促进成果的交流与推广。

成果应用与推广(长期)

成果入库:将入选的创新成果收录至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案例库,为行业提供长期的参考与借鉴资源,供政府部门制定政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企业寻求金融服务等提供决策支持。

成果推广:通过举办成果展示推广活动,如高端研讨会、行业论坛、专题培训、标杆企业参访等形式,深入解读与推广优秀创新成果。同时,利用主流媒体、专业平台、社交网络等渠道,对创新成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广,提升成果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合作对接:搭建创新成果供需对接平台,组织开展项目对接会、合作洽谈会等活动,促进创新成果持有方与需求方的沟通与合作,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发展。

我们衷心希望贵单位积极参与本次征集展示活动,共同为数字普惠金融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详细的活动信息与申报要求,请见附件《2025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申报书》。

如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活动详情,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期待您的积极参与!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

江老师13301189133

刘老师18610311896

赵老师13220168432

邮箱weiyuanhui@fintechcn.cn

附件:《2025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申报书》

(扫描二维码下载申报书)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5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