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机构的稳定币美学:从发行到分销,什么是真正的护城河
作者 / 林
传统理解上,稳定币的皇冠业务是发行,稳定币发行人的主要盈利模式则依赖于储备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然而,随着web2和web3的不断融合,市场惊讶地发现:我们过去对稳定币商业逻辑的这一理解,可能存在着误判。
01 被解构的稳定币发行和盈利模式
越来越多的发行人选择将储备利息让利给用户。
在PayPal今年4月推出的“稳定币PYUSD持有奖励计划”中,这家支付巨头愿意将3.7%的年化收益让利给用户,希望通过稳定币交易量带动其跨境支付业务增长。在Hyperliquid社区为其原生稳定币USDH举行的竞标中,多家发行方承诺将95%甚至100%的储备收益返还给社区。
这体现出将稳定币发行权与储备收益分配权解耦的趋势,逐渐形成“发行方专注流动性,用户获取储备收益”的新型契约关系。这种看似违背银行学常识的操作,实则揭示了稳定币后发行时代的新命题:当货币发行权被技术平权化,发行本身反而成了最不具备独占性的环节。
02 跨境支付巨头的生态博弈:PayPal vs.Stripe
2.1 战略路径的差异
-PayPal的“以币控网”策略
PayPal选择的是“以币控网”的路径,其底层逻辑承接和延续着SWIFT时代的中心化思维。PayPal将PYUSD打造成一枚精心设计的“数字美元”,当普通消费者在PayPal钱包里看到PYUSD时,他们无需理解这是数字货币或法币,也无需理解底层是区块链结算或传统银行体系结算,熟悉的UI界面让数字货币只是一种外汇币种。
PayPal旨在将其支付网络的优势延伸至链上世界,从而构建一个以PYUSD为核心的闭环生态系统,增强用户粘性并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在技术实现上,这种选择体现为对账户体系的绝对控制:用户在钱包里看到的PYUSD余额,本质上是PayPal全球总账的分布式镜像,链上交易不过是后台服务器间的确认。
-Stripe的“发行即服务”平台
而Stripe的真实布局意图,直到其推出“Open Issuance”平台时才完全显现——它并不全盘押注于发行自己的稳定币,而是致力于成为稳定币支付领域的“军火库”,通过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和开发者工具,赋能其他企业发行、管理和使用稳定币。
“Open Issuance”的核心是,每个企业都可以通过Stripe发行自己的稳定币并享有稳定币的储备利息收入。这种“发行即服务”的模式巧妙地实现了价值捕获的位移:当其他传统稳定币发行方仍在为几个基点的利差推演计算时,Stripe放弃对储备金利息的依赖,转而构建一个以服务费为基础的全新盈利模式。它将价值的重心从“发行”转移到了“分销”。
2.2 战略共识的趋同
PayPal和Stripe都将稳定币的发行视为获取用户和市场份额的战略投资,而非直接的盈利工具。在这种模式下,盈利将更多地来自于围绕稳定币提供的增值服务。
这些服务可以包括:支付处理费、汇兑收益、钱包服务费、合规成本费,以及通过构建庞大的用户网络所产生的数据价值和生态系统效应。
这种策略的本质是将稳定币从一个单纯的支付工具,转变为一个能够产生被动收入的金融产品,从而增强用户粘性。
03 未来的三个可能性
3.1 可能性一:百花齐放的发行人
稳定币发行人行业和跨境支付行业的架构革命,使得稳定币正在经历类同于通信产业的VoIP变革——正如Skype将通话降维成数据服务,Stripe正在将稳定币发行降维成API调用。这本质上是在复制云计算产业的成功范式,就像AWS不需要自建内容却掌控了内容分发的命脉,跨境支付机构正在通过标准化接口将各种稳定币接入其覆盖支付网络。
当发行成本趋近于零,稳定币可能会像网站域名一样,成为企业数字身份的延伸。尽管目前稳定币市场由USDT和USDC两大巨头主导,但市场上依然会持续出现众多其他稳定币,这种现象并非市场失灵,而是由稳定币的多样化功能、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差异化需求以及web3时代独特的经济激励机制共同决定的,多样化需求的驱动因素:
-品牌效应:不同机构需要体现自身品牌价值的稳定币
-激励机制:需要与自身业务模型匹配的激励设计
-可编程性:需要具备特定智能合约功能的稳定币
-资金管理:需要符合特定跨境资金管理模式的稳定币
-合规成本:需要便于设计白名单和节省合规成本的闭环体系
3.2 可能性二:持牌机构价值的可视化
很多人会思考一件事情:既然拿到相对方的钱包地址就可以端到端转账,为什么还要走持牌机构?也会认为持牌机构的唯一优势和劣势都是合规……
但实际上,它们真正的优势在于资源和路径:
-体系内记账的革命性优势:当两个客户在同一机构持有账户时,稳定币转账无需上链,仅需调整内部账本,而内部账本调账的成本接近零。这种体系内记账(Book Transfer)的降维打击,使得持牌机构在处理大额交易时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
-OTC流动性的网络效应:持牌机构凭借与流动性提供商的合作可以极大将滑点控制在极小范围内,这种OTC流动性的网络效应是纯粹的技术协议无法比拟的。
3.3 可能性三:AI Agent与稳定币的融合
AI Agent支付的价值:
-动态外汇对冲:AI可以实时进行最优汇率计算和风险对冲
-合规规则嵌入式支付: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合规检查
-跨Agent自动清算:实现AI之间的自动化清算网络
此外,与传统银行体系不同,AI Agent可以拥有自己的加密钱包地址,通过这个地址接收、存储和发送资金。这使得AI之间的支付变得非常方便和高效,尤其适合小额且有交易背景的微支付场景。
3.4 未来行业演进三阶段的预测

04 结语
人们对Web3的迟疑本质上源于监管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新技术本能的谨慎,但随着监管框架逐步明朗,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将无可辩驳——一场认知唤醒正在到来。
而届时,跨境支付的竞争不再是“谁发行了最好的稳定币”,而是“谁构建了最不可替代的结算路径”, 这本质上是SWIFT网络在区块链时代的范式革命,核心仍然是效率和成本。在这条演进道路上,既有PayPal式的一站式闭环,也有Stripe式的开放基建,但最终所有玩家都面临同一个拷问:
当发行不再是特权,你的真正护城河在哪里?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