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信息、伪卡盗刷、自洗钱等,他被判刑11年半
移动支付网消息: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通报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揭示了其中的洗钱犯罪风险。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徐某于2020年至2022年通过向“料主”(黑灰产业链条中专门以非法手段获取、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人)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并以此为基础伪造信用卡30余张。
随后,徐某使用其伪造的信用卡,通过指使他人注册的POS机实施盗刷行为,并将盗刷资金立即转至由徐某实际控制的他人新开立的账户,最终用于取现转移或直接消费。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在接到群众报警称怀疑信用卡被盗刷后开展立案侦查,将徐某等人抓获归案,于2023年3月将该案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办案组通过技术筛查与数据核验逐一核实每笔盗刷资金的流向与关联,最终准确认定徐某信用卡诈骗的犯罪总额为130余万元,并通过技术辅助手段成功提取到徐某与他人共谋制作伪卡、盗刷信用卡以及商议如何应对卡主报警的沟通记录等关键证据。
同时,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调取信用卡盗刷投诉数据、可疑人员POS机交易明细等数据,通过数据整合为涉案可疑人员“精准画像”,成功锁定帮助注册POS机的“机主”、负责资金取现的“取手”等其余4名涉案人员。
显然,这起案件并非孤立的个人行为,背后是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徐某从“料主”处购买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这表明存在专门从事信息窃取和倒卖的上游犯罪。随后他指使他人注册POS机进行盗刷 ,并有“取手”专门负责取现,形成了分工明确的犯罪链条。
此类犯罪的目标往往指向日常消费场景。根据西城区检察院发布的金融检察白皮书,餐饮、超市等服务行业是窃取信用卡信息的目标首选。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工作便利,在顾客刷卡时盗取信息。因此,消费者在这些场合尤其要保持警惕,确保卡片不离开视线,并亲自完成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件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情节是,徐某在盗刷得手后,将资金立即转入其实际控制的他人新开立账户进行转移,这种行为也被检察机关认定为“自洗钱”。
所谓“自洗钱”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上游犯罪(如本案的信用卡诈骗)后,自行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进行“清洗”以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近年来,我国法律加大了对洗钱罪的打击力度,“自洗钱”行为可以单独构成洗钱罪。因此在该案件中徐某最终被数罪并罚,加重了刑罚。2024年12月20日,西城区法院以信用卡诈骗罪、洗钱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相应罚金。
- 又有6家银行因金融科技问题被罚,其中一家科技部负责人收反洗钱罚单
- 数字资产基础设施公司Galaxy:传统金融洗钱规模远超加密货币
- 英国破获一起收购银行的洗钱案,128人被捕
- 【这一周】北深港发文利好支付、银行支付机构洗钱风险提升、央行数研所招人
- 香港金管局:支持人工智能应用于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
- 韩国关税厅:过去5年非法洗钱规模达11.4万亿韩元,83%通过加密资产进行
- Samourai加密钱包开发者因洗钱2.37亿美元被美国判5年监禁
- 宁波将加快向“基于风险”的反洗钱监管方式转型
- 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数字化收单系统、银行卡综合业务平台对接新反洗钱系统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 Web3跨境支付:效率提升背后的洗钱风险
- 央行金融科技发展奖梳理:至少35个大模型项目,8家银行获一等奖
- 移动支付网早报11.18:小红书推出“个人售卖”功能,浦发银行申请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
- 央行批准支付宝等8家支付机构变更企业名称、法人等信息
- 余伟文:正在探索“数字港元”在零售层面的应用
- 人行发布《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研究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
- AI占比18%!央行2024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这些AI项目最亮眼
- 香港证监会:对稳定币和向专业投资者发售的虚拟资产不再要求12个月的往绩纪录
- 一文说清“免密支付”和“自动续费”
- 【数币周报】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落地北京,潘功胜再谈数字人民币和稳定币
- 【数币周报】央行副行长表示运用数字人民币探索跨境支付新方案,首个数币钱包在港消费支付场景落地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