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与线上支付的那点事儿


2013-9-18 8:38

  关于银联与第三方支付的“战争”由来已久。

  支付宝上月全面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分析人士解读,这或许来自银联的压力。在此之前,银联在一次董事会上曾要求:明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

  银联对此宣称,在多头连接方式下,非金机构普遍绕开银联网络,采取各种不合规手段开展业务,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成员银行的利益。

  但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解读称,此举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于银联对支付清算领域渠道的争夺。

  在第三方支付的步步紧逼下,银联也在努力转型和应对。

  激烈博弈

  所谓第三方支付指的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

  在我国支付市场中,大致可以分为线上支付与线下支付。

  有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线下银行卡收单市场8.9万亿元规模,银联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线下商家使用POS的费率大概在1%左右。

  而在线上,2012年,中国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3.8万亿元,预计2014年第三方支付市场有8万亿元的交易额。商家使用网上支付的费率大概在0.4%左右。在线上支付市场的份额中,第三方支付几乎占据90%,银联在这一领域几乎是空白。

  对于银联在线下占有垄断地位,而在线上却难觅“话语权”的尴尬境地,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总监梁宪平解释称,“原本银联作为向商业银行提供跨行交易清算、方便银行卡支付的银行卡组织,在电子商务还没发展起来时,银联看到线下支付市场巨大潜力,2002年成立银联商务公司,大力发展线下收单业务,虽然银联商务在线下收单业务所占市场份额巨大,但却失去了在线上支付布局的大好时机。”

  2011年,银联成立银联在线,开始发展线上支付业务,但当时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在线上支付市场上构筑起很高的门槛,并积攒了强大的客户群。

  眼看着第三方支付在线上做得风生水起,大有超越线下支付市场份额的趋势,银联面临严峻挑战。

  2012年年底,银联印发《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号召成员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接口进行清理整治,并将银联卡业务上收至总行以实现银行卡接口服务的集中审批、统一接入和统一定价,最终推动非金融机构统一接入银联网络。

  这被视为银联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收编”,如若不成,则将转为“封杀”,即希望成员银行切断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接口。

  霍肖桦认为,银联的算盘可能很难实现。在线上,第三方支付经过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银行、第三方支付、银联三方的博弈中,银联难以形成垄断。

  梁宪平认为,银联在线下的垄断地位是凭借着央行背景以及各种政策得以实现,对于银联能否实现对第三方支付的“收编”,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立场和表态。

  在银联与第三方支付企业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去年的征求意见稿作了大幅度调整,办法中并未明确“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清算业务都需通过银联”。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政府正鼓励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是在政府的默许甚至是鼓励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央行此举颇有要打破银联“垄断”的意味。

  银联危机

  银联与第三方支付的博弈,不仅仅是银联看重线上支付这块“大蛋糕”,真正让银联感到威胁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线上90%的业务已经不走银联通道,线下收单方面也已经具备自行与银行进行清算的条件。如果任由第三方支付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银联支付市场的份额将会逐渐被蚕食。

  据了解,作为第三方支付监管机构的央行2011年起已发放七波支付牌照,两百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已“名正言顺”;央行发布《办法》中也未明确“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清算业务都需通过银联”。种种迹象表明,银联想要获得官方的支持,并不容易。

  此外,第三方支付企业们对银联的身份也产生质疑。梁宪平认为,银联只是银行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类似行业协会的非盈利机构,后来逐渐演变成具有审评权,又与它的成员银行直接竞争的公司,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而各家银行对于银联下发的《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的态度并不积极。

  记者采访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他坦言,第三方支付每天都会产生巨大的交易量,如果它们不同意接入银联,银行也不敢单方面切断渠道。

  霍肖桦认为,现阶段对于银行而言,银联的垄断对其并不利,同时第三方支付实力的增强对其也会造成压力。因此维持三方实力的相对均衡,对银行最有利。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张萌也有相同的观点,银行和银联也有一定竞争关系,如果第三方支付公司业务都统一接入银联体系,银联处于垄断地位,银行在价格谈判上也将失去话语权。

  谋求转型

  银联似乎已经判断出大趋势,在采取堵截、“吃掉”第三方支付的战术同时,也开始加快转型布局。

  今年7月份,银联接连发布了银联钱包和移动支付刷卡终端(卡乐付)两款移动支付新产品。这两款新产品的推出,距上次产品的推出已经过去两年。

  短短一月之内,银联推出两款产品,业内人士解读为,银联创新转型抢占线上和移动支付市场的迫切之心。

  也有不同声音认为,银联的确是在转变,但这种转变并没有依托客户,而是跟随竞争对手的产品,推出相类似的产品与之竞争。

  据记者了解,支付宝依托淘宝和天猫,为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财付通依托QQ商城来做信用贷款解决方案;快钱、汇通天下等也逐渐明确了以企业客户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思路。

  “如果银联没有树立为企业客户解决问题或者深耕行业的话,未来发展仍会遇到瓶颈。况且国家对外资支付企业进入中国还没有完全放开,银联还可以依靠政策红利垄断市场,但是,未来的趋势一定会放开这个领域,如果银联不转型,只能把自己‘做死’。”支付行业分析人士认为。

  对于银联未来如何破局,梁宪平认为,任何一个行业的“老大”都不可能仅靠收取服务费长盛不衰,银联应该尽快转型,随着我国出入境人数暴增,开发国际市场,是银联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