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刑侦局:警惕手机NFC成为“虚拟POS机”
日前,公安部刑侦局在其官方公众号发了一篇关于诈骗分子利用手机NFC成为虚拟POS机进行盗刷的风险提示。
警方提醒称,手机NFC功能千万别乱用,一不小心这个功能就会成为骗子的“虚拟POS机”。
手机NFC功能为何会成为“虚拟POS机”?
NFC全称为“近场通信技术”,它可以让两个设备在几厘米的距离内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就像给设备装上了“电子感应器”。
然而,这项便捷的技术却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者下载自制的带有手机木马病毒的APP,并诱导受害人将手机与银行卡贴靠,通过NFC功能使银行卡信息与涉诈APP绑定直接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
专家介绍,NFC功能其实具备很高的安全性,“碰一下”支付会结合不同的支付场景交易风险控制等因素进行支付方式调整,特别是针对大额交易和风险交易会要求用户通过密码、指纹、面容等方式进行再次确认保障支付安全,如果发现支付的过程有一些可疑的情况存在就会触发用户二次验证甚至停止交易。
因此,诈骗团伙利用NFC功能,隔空盗刷银行卡犯罪过程的核心,还是设法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诱导受害人下载涉诈APP,只要不听信诈骗团伙的话术,不随意点击链接下载软件,就无须担心骗子利用手机NFC盗刷。
那么诈骗分子是如何实施NFC盗刷的呢?
近些年所发生的盗刷案件中,手机黑屏是大多数受害人都会遇到的情景,事实上,黑屏的过程就是诈骗团伙盗刷银行卡的关键步骤,骗子为了掩盖他们转账的行为,利用涉诈APP中的木马病毒远程操作受害人的手机,实现所谓的黑屏。
事实上此时手机仍在正常运行,骗子正在你“黑屏”的手机上,进行绑卡、转账操作,实施盗刷。那么如果真的遇到手机不慎黑屏,我们该怎么办呢?
手机黑屏别慌这些方法轻松解决
当你的手机黑屏或被控制时,不仅要拔掉电话卡,也要及时断掉家里的无线网络,并且马上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银行卡并报警。同时,受害人还可以通过使手机强行重新启动的办法打断转账操作。
警方提示
切勿随意将手机与银行卡进行贴靠,谨慎使用NFC功能,谨慎开启NFC权限电信网络诈骗就在身边,以下三点请牢记:
1、陌生电话需警惕,可疑APP勿下载
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如遇陌生的个人手机号码或“00”“+”开头的境外号码来电,应提高警惕;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可疑APP。
2、学会正确使用NFC功能
日常无须使用时,通过手机设置关闭NFC功能;
避免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谨防被盗刷;
下载软件时,要关闭不必要的权限,确保没有恶意软件获得NFC权限。
3、强化支付安全设置
启用指纹/面部识别支付,设置复杂密码,关闭免密支付,或尽量降低免密支付额度。
- 新增7家机构通过聚合支付备案
- 移动支付网早报6.17:拉卡拉筹划在香港上市,借呗推出升级产品
- 【一周观察】银行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新规发布,中小银行布局大模型更积极
- 【这一周】财付通增资至223亿,《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废止,蚂蚁申请稳定币牌照
- 移动支付网早报6.12:中办、国办发文支持数字人民币应用,一支付机构被罚
- 【数币周报】数字人民币创新生态平台落地雄安,哪些机构有望获得香港稳定币牌照?
- 美国稳定币储备新规或将颠覆加密货币巨头
- 数字人民币App更新:首页功能布局大调整,可自由展示钱包
- 央行年内将制定13个办法!事关支付行业基金、反洗钱、网络安全等
- 央行将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潘功胜谈跨境支付发展三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