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联处罚说起,手刷这过气“网”红的下场会怎样?


2016-9-21 15:03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慕楚

最近,银联对两家企业的三款手刷产品进行了安全认证证书取消处罚,原因是三款设备将安全芯片替换成非安全芯片,使得产品存在安全风险。此事引起了行业较大反响,多方参与思考手刷产业的发展未来。

既得利益者下的安全与规范

对于支付而言,安全绝对是重中之重,许多厂商在进行银联认证时都会采用认证一个版本,但实际销售另一个版本。也就是过检产品和实际销售的产品,多少有一些差距。

银联通过市场抽检的做法可以防止厂商进行重大的产品修改,但是一般影响不大的产品修改,银联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更换安全芯片这一做法,着实触了银联的安全底线。

在手刷的态度上,银联在2015年12月发布的专项整顿通知,就要求对支付应用软件和移动支付终端硬件进行报备和认证,加强个人支付终端的管控。让手刷走向正规,防止拒付、盗刷、反洗钱等损害银行利益的事情发生。但是说到底,套现虽然明令禁止,可发卡行、收单方、银联清算机构等产业链的各方都是既得利益者,谁都不希望这一大块收入被砍掉。在不触及各方底线的情况下,各方仍然希望促进手刷发展。但是时过境迁,手刷也已经没有当年的辉煌,未来发展备受考验。

当下的行业大背景的不利

2012年是手刷的萌芽之年,2013年和2014年是爆发之年,而到2015年由于互联网巨头的移动支付发展和监管趋严,加之市场洗牌,手刷已经开始略显颓势,而到了2016年96费改借贷分离的实施和二维码支付政策开放更是让手刷举步维艰。

众所周知,国内手刷使用最为频繁的场景就是套现,在央行发布各期支付运营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中,移动支付的笔均交易金额都普遍偏高,在5000元左右。

但是反观其他国家的移动支付笔均交易都不会超过三位数(兑换成人民币)。比如韩国央行发布《2013年支付与结算报告》中,移动支付的笔均交易兑换成人民币是10.6元。而且基于日常的生活习惯,移动支付几乎是小额交易,不太可能出现大额情况。为此,许多行业人士认为央行的移动支付统计维度包括手刷的情况,而手刷又是套现泛滥,这很容易拉高移动支付的笔均交易。

而96费改之后实行借贷分离,信用卡手续费不封顶,使得套现的成本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不再根据行业设置费率,实行统一,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套码问题。虽然说96费改不会对套现这一刚需场景造成直接的影响,但是对于通过套码来进行盈利的支付公司来说,手刷的发展已然受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二维码支付也已经政策开放,许多支付公司成为了支付宝和微信的渠道代理,在不需要硬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套现和小微商户付款,这对于手刷来说更是一大直接的打击。

如果说手刷现在进入了理性发展的阶段,那么二维码支付如今也似手刷当年的疯狂,一级级招代理,扩大业务范围,进而骗取代理费。二维码支付乱象也将呈现,当年手刷的套数依旧可以用在二维码支付当中。

当然,手刷仍然有一个明面上的用途,那就是类似国际上Square的做法用于收单,不过国内移动支付发展如此迅速,又有几人会拿一个手刷来收单,而不是用微信和支付宝呢?

过气“网”红的出路在哪?

相比现在各种移动支付技术,手刷俨然成了过气“网”红,加上二维码支付套现的可行性,谁会再购买硬件产品呢?

先来看最近网络疯传的一张图,偷换二维码实现盗刷: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事件只是一个段子的可能性较大,现在基本是T+0到款,而且店主难道每天不查账?有些小店,基本是每一笔账都需要确认才让顾客离开,但从技术上说文中所述盗刷流程却有一定可行性。抛开事件的真实性不论,二维码支付有这固有的短板,那就是缺乏安全性。在这个方面手刷有很大机会,拥有银联认证的安全芯片,通过芯片卡交易,其安全性大大提升。在未来,安全或成为手刷的一大卖点。

另外是商户管理、个性化服务。二维码支付背靠着微信和支付宝等巨头,而巨头的支付模式和后台大多模块化,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在这个方面,手刷更有机会。比如手刷在支持非接触支付的情况下,可以延伸到对NFC的支持,进而拓展到公交卡充值、ETC卡充值等场景,这是二维码支付难以做到的。

除了安全与个性化,96费改和正规化引导下,许多未知的模式需要市场的开发。而本次手刷认证取消事件,只不过是手刷正规化的一个信号。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