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周永林:央行数字货币及其实现模式探讨


2017-11-26 16:49

人们把比特币等密码货币称为“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认为这类密码货币建立在一种“去中心化”的资产注册和清算机制基础之上,提供了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方式。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以加密算法为核心的区块链或分布式总账技术,使素不相识的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信任机制,使“点对点”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二是在发行方面,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如央行或私营机构)控制和管理虚拟货币发行,任何参与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比特币中的“挖矿”)获得虚拟货币,虚拟货币的发行总量一般由算法自动控制在一定范围(比特币的总量控制在2100万个以内)。三是这类虚拟货币没有任何资产担保,不和任何资产挂钩,在某些人看来是没有什么“内在价值”的纯粹数字创造物,但却可以和法定货币(如美元)双向兑换,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四是在转账支付等交易环节,不需要借助银行等中间机构,可以实现“点对点”(P2P)直接交易。

在当前中央银行一商业银行二元体系下,央行货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金即纸币和硬币;另一种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从表现形态看,现金属于实物形式的央行货币,准备金存款采用电子化的账户记账方式,属于电子化的央行货币。究竟如何理解央行数字货币(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从字面上理解为“用数字形式表示的央行货币”。按照这种理解,准备金存款已经是数字形式表示的央行货币,因而央行数字货币的重点将在于用数字形式表示现金,即“数字现金”。第二种理解是指央行采用类似区块链技术,统筹考虑现金和准备金存款,发行统一的央行密码货币。

根据对“央行数字货币”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设想不同的央行数字货币实现模式。

数字现金——基于账户的数字现金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央行现有准备金存款账户体系的数字现金(Digital Cash)模式。其主要思路是,在现有央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体系增加一个新的账户类型即现金账户,同时扩大现有系统的使用范围,允许非金融企业(一般企业、个人)在央行开立现金账户。这种数字现金仍然建立在传统集中式、中心化账务系统基础之上,不需要对现有体系架构作太大改变,技术上也不需要太多创新即可实现。这种数字现金又有两种实现模式。

一是“直接账户”模式。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在现有准备金存款账户体系基础上,让每一个使用现金的个人和企业,直接在央行开立现金账户,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现金——“直接账户”模式

图1 数字现金——“直接账户”模式

这种模式虽然理论上实现起来最简单,但在实际实施时,央行将面临很大挑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几乎是一种不可能被采纳的模式,因为这相当于让央行千了所有原来由商业银行干的活,如为客户提供网银或手机银行、客户服务、反洗钱审查等等。不过拥有1 600万人口、将近一半(约占总人口的40%)人未曾获得过银行服务的南美小国厄瓜多尔,在2014年采用这一模式推出其“电子货币系统”(Electronic Money System)。该系统不要求客户手机一定能够上网,使用非智能手机、在银行没有账户的客户也能使用该系统。客户只要通过手机提交相关身份证明即可远程开户,并可在任何时候将数字现金兑换成实物现金。 二是“间接账户”模式。这种模式与第一种模式基本相同,不同点是,在客户和央行之间引入现金账户服务商(如商业银行)这一中间层,央行只负责数字现金的发行和管理,现金账户服务商专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终端应用和客户服务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轻央行的压力,同时在现金服务商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现金——“间接客户”模式

图2 数字现金——“间接客户”模式

在这一体系下,个人或企业的身份核实、反洗钱等工作依然由商业银行等现金服务商完成。商业银行客户除了可以在银行开立传统的银行存款账户外,还可以在央行开立数字现金账户。两类账户中的资金可以相互转换。作为服务提供商的商业银行,除了在央行拥有传统准备金存款账户外,也在央行拥有现金账户,商业银行根据需要可以将这两类账户中的资金进行相互转换。

央行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分布式总账技术模式

根据央行周小川行长提出“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假定央行保留现有货币及支付清算体系不变,探索建立一个全新的、基于区块链/分布式总账技术的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央行通过这一体系发行两种数字货币,一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并仅用于银行间支付清算的数字准备金(Digital Reserves);另一种是消费者持有并用于日常支付的数字现金(Digital Cash),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持有数字现金,用于银行间或与客户间清算。数字准备金与准备金存款一样,由央行设定利率;数字现金与现金一样实施零利率,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打破零利率下限(ZLB,Zero LowerBound),设定为负利率。

在这一数字货币基础设施体系架构中,核心有三:一是建立一个由白名单节点组成的联盟链,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消费者。二是建立两个可以互操作的分布式账本,一个是“准备金总账”(Reserves Ledger),用于登记市场参与者持有的准备金,与传统准备金账户类似,只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才能持有准备金头寸;另一个是“现金总账”(Cash Ledger),用于登记市场参与者持有的数字现金,商业银行和个人、企业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数字现金账户。三是央行和主要商业银行作为区块链节点,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营,承担核查、记账等类似比特币系统中的“矿工”角色。这一数字货币体系的重要功能如下(如图3所示)。

基于区块链/分布式总账的央行数字货币示意

图3 基于区块链/分布式总账的央行数字货币示意

1.参与者准入。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是一个半开放的联盟链,央行负责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个人、企业客户的准入,包括真实身份验证、反洗钱审查等。

2.账户(数字钱包)开立。一是金融机构账户开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拥有数字准备金和数字现金两类数字货币账户,数字准备金仅用于银行间支付清算,数字现金可以用于银行间或银行与客户间支付清算;二是个人、企业账户开立,个人或企业客户可以创建数字钱包,数字钱包中包含两类账户,一类是开立在银行的存款账户,另一类是数字现金账户。

3.数字货币发行。央行是数字货币(数字现金、数字准备金)的唯一发行者,根据需要对所发行的数字货币量和结构进行控制和调节。

4.转账支付。个人、企业客户资金,可以选择以数字现金还是银行存款的形式存放在自己的数字钱包,两种数字货币可以相互兑换。客户使用数字现金转账支付,可以与接入这一体系的任何机构或个人进行点对点直接交易;客户使用银行存款转账支付,如果双方不在同一银行,则需要通过银行间数字准备金(或数字现金)完成转账支付,银行间转账支付不再需要通过央行而是进行点对点直接交易。

5.清算结算。区块链技术不仅为建立央行数字货币及其相关支付清算体系提供了可能,也为建设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市场清算结算基础设施提供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打造一个完整的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在这一新的体系中,任何个人或机构可以进行点对点直接支付,不需要经过目前支付系统中许多的中间环节;金融交易中的清算结算流程将大大简化,买卖双方只需用各自私钥签名本次交易,随后交易向全网广播,备利益相关方查验确认交易合法后,自动将证券和资金释放到对方账户,从而实现近乎实时的“交易即结算”理念,如图4所示。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示意

图4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示意

上述基于区块链/分布式总账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是在不改变现有银行和货币体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实现模式。如果我们更进一步,把数字现金和数字准备金合并为单一央行数字货币,也是一种选择,但必将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影响。

文/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 周永林,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