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亿支付市场连续”洗牌”,陪跑小伙伴在6%空间搏杀


2018-5-21 9:29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支付机构交存央行客户备付金4995.04亿元,市场称交存比例已达50%监管要求。第三方支付监管制度加速推进背后,行业正开始新一轮“洗牌”。

备付金规模年内增逾4倍

随着央行关于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制度的持续推进,今年以来备付金规模增速明显。

央行5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末,支付机构交存央行客户备付金4995.04亿元,环比增幅58%,较去年底增幅更是高达402.06%。

非金融机构

上海证券报报道,这是自2016年以来,监管部门整肃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一个进展,而一个多月后,存在已久的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模式也将瓦解。断直连,对交易规模已超过百万亿元的支付市场影响深远,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将因此而面临商业模式重构。

实际上,早在2017年1月央行发文要求,支付机构从4月17日开始将客户备付金存款按一定比例交存央行,主要是为防止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并引导支付机构回归业务本源。

2017年12月29日,央行进一步要求,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现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

根据通知,2018年1月仍执行现行集中交存比例,2018年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集中交存比例。支付机构执行新的集中交存比例后,应确保其日终在备付金存管银行存放的客户备付金,不低于当日所有未集中交存客户备付金总额的50%。

据此,4月末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比例应该为50%。

内外因素共推第三方支付监管

备付金规模的迅速增加,只是当下第三方支付监管加速推进的缩影。市场分析,面对国内第三方支付存在种种问题,叠加外资支付机构加速进军国内市场,共同促成当下的持续监管。

第三方支付政策

东兴证券研报称,央行此前向多家分支机构、银行、网联、银联以及支付机构下发《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账试点开办资金结算业务通知》。

《通知》共公布七项内容,主要涉及支付备付金的相关存管要求,其中提及了备付金的集中存管账户以后将直接在央行有关部门开立,专项用所有支付业务资金清算,并且要求试点机构需在5月15日前向当地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处提交《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开立申请书》。

该要求意味未来央行将全面接管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账户,有利于改变第三方支付备付金乱用等乱象。

此外,就在5月2日,中国央行收到了最早进入中国服务跨境B2C卖家的收款企业英国WorldFirst关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的来函。这意味着,第一家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已经迈出了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而此前3月中下旬,央行明确了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准入规则和监管要求。

财经网援引业内人士分析,“不管从对内还是对外的角度,央行对支付领域进行深度监管,都是必要的。对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内,将终结支付机构吃利差躺着赚钱的日子,支付机构需要靠支付本身及管理业务收益生存。支付机构上缴备付金不能再慢吞吞。”

同时,支付机构将客户备付金分散存放,不利于监管也是行业隐患之一。此前,央行披露,支付机构将客户备付金以自身名义在多家银行开立账户分散存放,平均每家支付机构开立客户备付金账户13个,最多的开立客户备付金账户达70个。

“从金融安全角度‘断直联’、央行深度监管肯定是好事,但能不能管住、管好是另一回事。”某国有大行深圳分行负责人表示,“央行管备付金也将支付公司靠吃银行利差过日子的时代终结了,支付机构要生存必须靠支付本身及关联业务收益。”

第三方支付牌照愈加“稀有”

伴随着监管趋严,第三方支付遭遇罚单情况也越来越多。

新民晚报消息,从去年开始,央行对国内第三方支付领域开启强监管模式,监管罚单不断、牌照管理收紧。据网贷天眼不完全统计,今年前4个月,央行对支付机构共计开出了23张公开处罚清单,其中包括支付宝、拉卡拉等多家支付机构。加上5月以来开出的罚单,截至目前,监管今年已开出29张罚单。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2018年以来,智付支付已经连续两次被罚,合计罚没金额合计约4152万元。

央行5月15日的公告显示,智付支付具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为境外多家非法黄金、炒汇类互联网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务等。对此,央行深圳支行对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付支付)开出巨额罚单,没收违法所得约1108万元,并处罚款约1453万元,罚没金额合计约2561万元。

而就在央行开出上述罚单的前几天,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也对智付支付进行了处罚,处罚金额约1591万元,智付支付连续两次被罚没金额合计约4152万元。

另据支付圈统计,2017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共开出109张罚单,累计金额约2820万元,2016年的罚单数量为34张。

实际上,伴随着持续监管,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也在持续收缩。

自首次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起,央行已累计发放271张。截至2017年底,这一数据减少至218家。为防范金融风险、整顿市场乱象,央行通过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加大市场退出力度,28张支付牌照被注销,部分支付牌照被整合。

支付牌照

今年1月5日,第五批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续展25家参与机构中有4家未通过续展。

2017年6月26日,央行公布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续展结果,93家机构中有9家机构支付牌照不予续展,2家机构的部分支付业务不予续展,主要原因包括违反客户备付金管理相关规定、违反银行卡收单管理规定、违反反洗钱规定以及在支付业务设施安全及风险监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等。

第三方支付

百万亿支付市场迎来变局

监管持续推进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市场仍在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Wind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154万亿元,同比增速44%。

第三方支付

其中,移动支付规模比例攀升明显。

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规模12.03万亿元,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12.19万亿元,两者相差无几。

第三方支付

到了2017年,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猛增至98.67万亿元,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规模为26.02万亿元。

第三方支付

国海证券此前研报分析,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市场潜力巨大。具体来看:

一、第三方支付行业2017-2019年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报告认为,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从2011年0.1万亿元飞速发展到2016年58.8万亿元,2017-2019三年仍维持近50%复合增速,2019年规模达到229万亿元。

二、市场份额向优质企业集中。

报告判断,随着央行对支付机构结构优化的逐步引导和整改规范,落后的中小机构将随着牌照续展等一系列的强监管措施被市场淘汰,他们的市场份额被有实力、可持续发展的机构取代。

阿里腾讯继续领跑

市场总量连续攀升,加上第三方支付连续“洗牌”,作为支付龙头的阿里腾讯继续领跑市场。

从目前来看,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与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含微信支付)“双足鼎立”形势稳固。

根据独立数据研究机构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3季度》数据,支付宝市场份额为53.73%,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财付通(含微信支付)市场份额为39.35%,同比增1.23个百分点。

支付宝微信

国金证券研报分析,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94%的市场份额,留给其他玩家的空间微乎其微。在市场格局成熟的同时,监管也日渐完善,“野蛮生长”让位于“有规可循”。

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称,支付新规的推进,让第三方支付在上游的竞争回归公平,支付场景会成为第三方支付发展的首要因素。

考虑到第三方支付的关键还是在于支付场景的支持,这一点支付宝和财付通优势明显,老格局很难打破。银联和网联的角力,会让清算费用市场化,对第三方支付是好事,也对中小支付机构是利好,但断掉银行直连之后,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中仍很难有新的挑战者出现。

支付机构

第三方支付

根据国金证券研报统计,目前移动支付在餐饮、商超、零售等领域的渗透率最高,而在新零售大潮下,阿里和腾讯均已提前布局。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