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董俊峰:网联已发布30余项金融科技相关标准规范


2020-4-27 11:00

金融基础设施为金融行业生态提供底层支撑,是金融体系高效、畅通、可靠、经济运行的关键基石,在顺应智能化发展趋势、融汇新技术力量壮大的同时,也在推动和引领金融智能化加速前进。

日前,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总裁董俊峰在《北大金融评论》上发表文章,从技术、安全、标准三个维度,结合网联平台作为网络支付行业基础设施的探索与实践,分享金融基础设施与智能化融合、共生、发展的三重思考。

现代金融史波澜壮阔,新兴科技在金融创新的代际演进浪潮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云计算、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为金融行业全面赋能,宣告金融业走向智能化新纪元。金融基础设施为金融行业生态提供底层支撑,是金融体系高效、畅通、可靠、经济运行的关键基石,在顺应智能化发展趋势、融汇新技术力量壮大的同时,也在推动和引领金融智能化加速前进。技术革新的效能提升,安全风险的强化可控,标准生态的建构完善,体现在智能化赋能金融业的方方面面,本文从技术、安全、标准三个维度,结合网联平台作为网络支付行业基础设施的探索与实践,分享金融基础设施与智能化融合、共生、发展的三重思考。

“技术”提升支付清算行业效能

新技术的引入,对既有领域最直观的改造体现在效能提升上,智能化技术对金融行业特别是金融基础设施的作用亦不例外。智能化技术引领了金融科技的前沿应用,深刻重塑了网络支付等金融业态,金融基础设施积极拥抱智能化技术,以实现支撑服务能力配套升级成为必然选择。这一过程也激发了金融基础设施的运行潜力,使其系统指标进一步优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支付市场,造就出“双十一”等促销期间交易峰值现象,产生了冠绝全球的瞬时海量高并发网络支付规模,对金融系统各环节,特别是网络支付行业基础设施提出了远超传统需求的新挑战。

网联平台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应运而生,为支付行业提供统一公共的清算服务。作为新兴架构的金融基础设施,网联平台将网络支付行业的业务连续性水平和运行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无论是按日均还是峰值交易笔数计算,平台自身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清算体。

网联平台在系统技术层面的成效,与积极推进智能化技术应用密不可分。平台系统针对网络支付小额、高频、高并发的特性,采用分布式云计算体系架构,在京沪深三地部署了六个数据中心,通过多点多活设计,实现了高性能、高可用、高扩展等技术效果,使系统显现出更强的自动化、均衡性、鲁棒性、适应性等智能化特征。

“高性能”是智能化提升平台效率的直观体现。网联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通过多层级的智能负载均衡,将数据压力均匀分流,由六个数据中心实现对交易请求的分布式受理,并实现单中心系统内部的合理响应分配,极大地提升了对高并发交易请求的处理能力,交易处理极值可达25.2万笔/秒,可为特殊交易峰值提供系统支撑。

“高可用”是智能化保障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成效。网联平台的分布式架构以及云虚拟化等技术,实现了平台系统从设备到应用的最大化松散解耦,以及最顶层技术管理统筹。通过构建智能路由机制和智能监测体系,无论出现节点故障或机房故障,均可第一时间执行智能下线、智能隔离、智能切换等防范措施,有效应对各种灾难场景,让平台系统具备强健鲁棒性,确保交易处理稳定运行和平台业务连续性。

“高扩展”是智能化应对业态高速发展的有效手段。网联平台系统具备由应用、服务器、数据中心至城市地域的多层级性能扩展能力,可有效应对网络支付规模的高速增长。系统采用云计算IaaS、PaaS、SaaS三层平台化、服务化体系设计,通过资源池智能调配算力资源,实现弹性化处理能力,并支持上层应用灵活调整,对持续创新发展的市场业态具备强韧的适应性。

“安全”强化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以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新兴金融科技在高效、便捷、灵活等方面激发巨大价值潜能,但也呈现出愈发明显的负外部性:给网络支付等领域带来安全隐患,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从金融科技到监管科技、合规科技,安全与守正已成为行业新发展阶段的核心主题。

网联平台作为金融基础设施,是海量资金与信息交易的转接中枢和支付清算体系运行的底层根基,必须确保系统和生产的全面安全可控。同时,以往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直连模式存在资金监管困难、备付金多头存管和违法挪用等问题,网联平台的建立正是“断直连”和备付金集中存管政策落地的核心举措。借助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手段,网联平台可以帮助监管机构有效防控、化解行业各类风险,保护人民资金安全,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搭建智能化安全防御链条。网联平台全系统严格按照信息安全保护四级标准搭建,引入威胁情报、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自主设计研发由Predict(预测)、Prevent(防护)、Detect(检测)、Response(响应)四阶段组成的PPDR闭环安全防护模型,形成以智能化为核心,持续化、协同化的安全防护体系,从物理环境、网络通信、系统设备、业务应用、数据安全全场景保障数据信息安全,通过智能化防御链条守护公民信息安全。

建立行业全链路安全机制。网联平台整合行业保障能力,牵头建立联合运维机制和业务峰值保障机制,将银行、支付机构全部纳入以网联为中枢的联合运维体系,实现运营、运维、开发三线智能联动,搭建全链路生产变更管理机制、异常联动处置机制以及系统监控联动机制,形成自动检测、快速响应、协同处置的智能机制体系。通过远程视频、数据同步等技术手段,网联平台在业务峰值期间牵头行业各方实施中心化指挥、分布式保障的业务峰值保障机制,并持续提升技术协同和组织运行的自动化、工具化和智能化水平。

发挥数据优势,发展智能风控。基于网络支付行业基础设施的数据汇集优势,网联平台结合业务特征,发展智能风控,助力穿透式监管,将智能化融入风险安全机制,制定监控规则,开发利用训练模型、知识图谱与图计算等智能技术,通过回溯监测、特定监测和按日监测,排查资金挪用风险、追踪异常可疑交易,加强备付金流向监管,保障公民资金安全。平台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开展监测,聚焦网络博彩、违法违规平台、电信诈骗、洗钱、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金融系统风险防范能力。

“标准”构建智能化发展新生态

智能化在金融技术与安全层面的实践,更多聚焦于“术”与“器”的智能化,而行业对智能化的普遍应用必将汇成生态,由点及面带来“道”与“势”的“智能化发展”新内涵——各组成部分协作共进、互益相生,为整体带来“智能化发展”的空间。然而,智能的个体不等于智慧的整体,局部普遍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可能形成个体无法协商共进的囚徒困境,进而影响整体利益,形成零和博弈甚至共输局面。网络支付行业机构众多、竞争充分、智能化应用普及,也由此存在个体发展互相制约、行业生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市场的自我良性引导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保障网络支付行业在金融智能化时代实现生态的“智能化发展”,在良性有序发展与创新高效活力之间达成平衡?

金融基础设施在服务维度处于市场底层,在连接维度则居于中心位置,在统筹整合市场生态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作为网络支付行业基础设施,网联平台生而肩负行业中枢使命,职责之一便是联结服务行业各方,统筹引领行业生态健康发展,并因势利导积极开展创新探索。从实践效果看,“标准”将成为金融基础设施构建智能化行业生态的关键切入点和核心支撑点,进而能够实现市场的帕累托改进,推动契约广泛达成、交易全网通行、资源优化配置,支撑行业智能化生态高效运行。

书同文:建立标准规范体系。网联平台建立后,发挥行业协调引领作用,成立由行业各方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市场主体共商共议达成业务规则、技术规则、风险规则的统一共识,并积极推进金融科技云服务等行业标准制定推广工作。截至目前,网联平台已发布30余项标准规范,推动支付行业金融智能化生态有序运行。

车同轨:建设标准汇路体系。一个健康的生态体系必定由畅通的路径联结,网联平台作为网络支付行业基础设施,积极延伸支付清算汇路网络,覆盖超过3000家农村金融机构,拓宽粤港澳大湾区等跨境支付业务的支付通路,并探索国库缴税等垂直领域便民服务场景,以畅通、智能的支付清算服务汇路网络,助力经济运行体系效率提升和金融智能化服务普及,助推城市乡村、境内境外等多层次民生支付互联互通,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统筹发展提供支撑。

行同伦:构建标准运作体系。网联平台在人民银行指导和行业各方协同下,整合重塑从商户、收单机构到账户机构等全链条生态运作模式,积极推动条码互联互通,以打破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这一举措将统一业务处理流程,降低市场多头对接成本,让行业在更加良性一体化的运行体系中繁荣发展。

金融业向金融智能化演进既依赖于全行业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金融基础设施的居中协调。为智能化进程开拓道路是金融基础设施的义务与责任,广阔空间,大有可为。网联平台未来将继续在技术、安全、标准三个层面开展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自主可控程度,强化云计算和分布式数据库特有技术优势,提升大数据平台服务能力,加大人工智能多向赋能力度,探索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应用,保障网络和数据信息安全可靠,同时优化各类技术管理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标准规范的创造、推广与应用,并与市场主体携手推进技术联合研发与交流合作,不断加快金融智能化落地,促进全行业智能化生态发展,努力成为新时代网络支付领域智能化发展的领军者。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