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的预付资金监管,关键点是智能合约吗?


2022-12-20 17:20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子阳

数字人民币试点至今,已经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下称“数研所”)10月12日在人民银行网站刊发了题为《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的文章指出,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文章称,作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在建立支撑智能合约应用的生态方面有信任优势、互通优势和后发优势,有利于提升交易透明度和资金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降低结算和合规成本。目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经在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

基于智能合约的预付资金监管案例

2022年5月6日,福田区政府联合深圳建行举办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教培机构预付式平台发布暨签约仪式,深圳建行与首批合作教育培训机构签署数字人民币合作协议。据移动支付网了解,这是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消费平台,其核心是通过智能合约等技术解决预付式消费资金监管问题。

5月25日,由海南工行和神州方圆合作打造的海南自贸港首例数字人民币预付资金监管系统上线。该项目同样通过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优势,以解决预付式消费中的资金安全问题。

11月18日,基于区块链和数字人民币的预付式消费监管和服务平台发布暨龙华区预付式消费试点启动会在海口举行,标志着基于数字人民币的预付式消费在海南正式落地。

7月30日,在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商务中心区信链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银行北京三元支行、朝阳区厚海培训学校三方共同签署了《朝阳区预付费资金存管服务协议》。其共同推进的“数字人民币资金存管模式”正式落地,成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赋能教育培训领域预付资金管理的北京首个成功案例。

8月下旬,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及成都市金融局的指导下,联合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与成都天府通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数字人民币试点为契机推出“龙泉教培”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打造了校外培训机构办学经费全额全流程监管平台。

11月11日,由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市光明区辰奥文化体育旅游有限公司三方签约,其合作打造的光明区体育消费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平台是区块链技术在文体旅消费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智能合约等技术对预付式消费资金进行智能监管,提升线上线下文体消费智慧化服务水平。

总体而言,这几项数字人民币预付资金监管案例都充分利用了“智能合约”的优势,在区块链底层技术的保障下,通过智能合约约束预付资金的流向,以达到监管的目的。

具体而言,消费者通过上述入驻相关平台或系统的商户进行预付充值缴费后,预付充值的资金不会第一时间全额到账商户,而是通过智能合约“冻结”在监管平台之中。待到消费者在该商户产生实际的消费之后,根据实际的消费情况扣除预付资金额度并将资金释放核销给商户。对于商户停止经营等情况造成的无法履约,消费者申请预付费退款时,平台可实现未核销金额的快速原路退款,有效防范商户收款后违约“跑路”风险。

由于预付费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着商户卷款跑路的现象,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技术与其有着天然的适配性,通过“一课一销,未用退费”的核销方式充分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需要建立生态

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使数字人民币能在确保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促进业务模式创新。

对于数字人民币而言,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的确是其最大优势,未来智能合约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大。不过“智能合约”仅仅是加载于数字人民币之上的一项技术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数字人民币整个生态而言并不应该成为焦点。

况且,“智能合约”作为一种机制性技术,具有自动履行、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的合同,智能合约缺乏相应的灵活性,难以修改或修改成本较高。

而对于数字人民币的预付应用而言,“智能合约”的确能带来资金监管上的优势,但是智能合约需要生态体系建设,一方面需要运营机构与各方合作搭建合规的系统平台,另一方面需要大量商户资源加入其中,推动其运转。

9月2日,数研所所长穆长春在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曾表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既要满足智能合约本身的“一致性、可观测性、可验证性、隐私性、自强制性”特征,也要发挥数字人民币体系的业务技术优势,更好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而他认为,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合约的技术运行条件已经不再是障碍,智能合约是否能广泛应用,更多地取决于能否建立起可信的、开放的生态体系。

另外,在许多行业人士看来,目前智能合约的立法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在立法层面,智能合约的法律定位和操作规则目前还没有专门性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其执行过程的各个环节也未能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如简单套用现有的民商事法律规范,则有可能无法发挥其自动执行等特性,从根本上削弱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吸引力。

也因此,穆长春也表示,数研所将和市场机构一起加快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的建设,发挥产业各方合力,完善相关业务规范和标准体系,并建立合规性审核机制,与相关部门研究司法衔接安排。

预付资金监管的关键在于“统一”“互通”

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技术的确能带来资金监管上的优势,也可以降低经济活动的履约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

但就数字人民币的预付应用而言,技术仅仅只是基础,其关键在于如何落地,如何让商户更易接受,让消费者更方便使用。

从上述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资金监管案例可以看出,目前智能合约资金监管更多应用在预付行业,包括教培、文体旅等。但是随着相关应用越来越多,未来是否会出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竞争和兼容,如何解决不同平台之间的互通问题,又该如何保证消费者统一的使用体验?

对此,穆长春曾表示,作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在建立支撑智能合约应用的生态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其中“互通优势”就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智能合约系统和外部系统的互通,第二个是运行环境的互通。智能合约服务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经济活动,只有实现运行环境的互通,才能保证合约模板的通用性,实现一次开发、跨机构多次复用。

那么目前已试行的相关案例其智能合约的框架是否在合规范围内,是否具有合法性和一致性呢?未来又应该如何保证消费者统一的使用体验呢?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上述的“龙泉教培”智能合约项目,是在数研所最新发布的智能合约框架下,实现购买预付卡、生成智能合约、预付卡核销、退卡、查询等功能。至于其它项目是否遵循数研所的智能合约框架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为保证未来平台的互通性和合规性,统一的智能合约框架模版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年9月,数研所在2022第二届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发布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元管家”在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上部署智能合约,在预付消费服务场景提供防范商户挪用资金、保障用户权益的解决方案。

采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进行预付资金管理的情况下,运营机构根据商户的业务模式,比如预付资金对应的商品或服务内容、预付资金结算模式、违约条款等,选择合约模板并在可信环境中部署。

当消费者实际完成消费后,商户发起智能合约的执行请求,智能合约检查是否符合约定的执行条件,符合条件的,才能将预付资金划拨至商户。消费者能在数字人民币App看到每笔资金动账明细,商户也能通过运营机构的服务渠道,看到预付资金的实时状态,便于开展经营安排。

因此,“元管家”的发布是监管在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上的一次积极尝试,也是保证未来消费者统一体验的关键。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3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