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王都富:支付创新 改变生活,重塑未来


2017-12-5 9:24

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王都富

当今中国正站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前沿,趟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走向全面繁荣的“大国崛起”新路。支付作为交易的终点、货币流动的起点,作为驱动经济社会运行的助推器、透视经济社会变革的万花筒,在席卷而来的互联网大潮中迎来了一场颠覆性革命。从线下到线上、从有形到无形、从有界到跨界,支付的介质、渠道、技术都在悄然发生改变,一扫即付、一挥即付、一键支付等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引领了智能安全、时尚便捷的移动支付新潮流,创造了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居民消费新热点,也促进了餐饮、娱乐、购物等传统业态的转型升级,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科技革命与支付产业的深度融合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为移动支付产业创造了惊人的发展空间。近三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60%,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达157.6万亿元,远超美国同期移动支付市场规模(7776亿元),成为全球移动支付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在我国13亿人的消费大市场上,已有5亿人通过移动支付改变生活方式,其中40%以上是20~30岁的“千禧一代”。伴随这批年轻消费主力军的成长,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在全球支付领域实现换道超车;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将再一次引领全球支付体系迈入新时代。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力的迸发,依赖于效率导向、安全导向、用户导向的价值引领,我国移动支付的交易环节日趋简化,交易速度更加迅捷、交易双方的信息对称度持续提升,并且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一是支付媒介与认证技术趋于智能化。科学技术的提速发展为移动支付产业注入了诸多智慧元素,在支付认证技术方面,除了传统的网银U盾、手机短信、3D认证之外,目前已有指纹、虹膜、声波、人脸识别等包含生物特征、多维交叉结合的创新支付认证技术投入使用,更有效地保障了移动支付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在支付媒介方面,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运动手环、手表等穿戴式智能设备都可以实现移动支付。特别是随着“万物互联、融合创新”的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生产、制造商品时即可内置传感器,加载支付功能,消费者点击商品上的按钮就能直接向生产者或其合作伙伴发起购买指令,所需物品送达后自动付款,将支付与商品采购、使用流程无缝衔接,真正实现支付的“无感化”。更可期待的是,未来的支付有望通过在人体中植入智能芯片来实现,使人类的生活更具科技含量,届时智能化的支付媒介就如同人体的一个器官,随心随时随地支付成为可能,支付的自主性、便捷度将实现质的飞跃。

二是线上与线下、用户与场景互促共进的移动支付生态圈日渐成型。技术和场景是人类科技史的两大巨轮,相互激发、彼此成就。移动支付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依靠技术的驱动,另一方面则依靠场景的拓展,所以我们常说要跳出“支付”本身去做“支付”,要把消费场景、社交生态和用户习惯作为移动支付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移动支付以其小额、高频、快速的特点契合了互联网时代居民碎片化、零星化、随机化的消费需求,在购物、美食、住宿、出行、娱乐等众多消费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用户规模与黏性。依托电子化运营手段与丰富的客户数据信息,移动支付也使得B端商户的市场推广更富效率和价值,促进了实体商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可以看到,移动支付领域正在形成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智慧生态圈,构建一个让客户、商家和银行平等参与、广泛互动的平台,促成新型消费业态的欣欣向荣,拉动金融业、商业、信息产业等各产业链的良性循环,进而提高经济社会整体运行效率。

三是移动支付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式发展格局。今天的移动支付市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企业纷纷开疆拓土,从C端客户与B端商户双向切入,在支付体验与综合服务方面双管齐下,用互联网新理念、新技术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移动支付产品与服务,形成了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在移动支付市场竞争中,支付不仅仅是转接结算的基础设施,更被视作获取客户、积聚价值、创造商机的首要入口,众多市场主体锁定移动支付链条上沉淀的海量数据信息,充分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由支付这一基础金融活动衍生出信用服务价值链、数据营销价值链及综合金融服务价值链,深度挖掘移动支付产业背后更为巨大、长远的价值。与此同时,开放、包容、融合成为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商业银行将自身在渠道、客户、资金、风控方面的优势与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互联网运营经验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双方用户共享、产品互通、场景共建,并由支付合作入手,在金融科技、零售银行、智能服务等更宽阔的领域实现了牵手结盟。今年以来大型银行分别与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百度四大互联网企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移动支付市场已形成商业银行与客户、商家、互联网公司、银行卡组织共荣共进的良好局面。

工商银行勇做移动支付产业先行者

移动支付浪潮汹涌而至,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工商银行坚持“我们先做到”的创新精神,勇做移动支付领域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深刻把握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规律,运用金融科技,创新支付产品,建立核心场景,努力打造用户体验好、口碑优、影响大的支付精品,增强品牌吸引力与客户的黏着度,帮助商户构建更具效率的商业模式,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在支付端,工商银行因时因需而变,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基于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的HCE云闪付信用卡,通过云端服务器与手机APP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瞬时领卡、瞬时消费,开启了“无芯片的芯片卡”时代;同时,工商银行还是首批发行ApplePay、三星Pay、华为Pay、小米Pay等手机信用卡及腕表支付产品SwatchPay的商业银行,率先搭建起以线下近场非接支付和线上远场一键支付为核心的移动支付体系。

2016年,工商银行再度引领移动支付创新潮流,全新推出覆盖线上线下和O2O支付全场景、支持主扫和被扫模式、无缝链接商家和客户的工银二维码支付,成为国内首家拥有扫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顺应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化发展趋势,工商银行2017年全力打造工银二维码支付的升级版——e支付平台,进一步提升扫码支付的通用性和开放度,力求实现对各商业银行、银联二维码及市场主流第三方支付扫码用户的全面受理,搭建一个安全性更高、通用性更好、便捷性更强的移动扫码支付平台,推动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秉持“得商户者得天下”的理念,依托“互联网产品+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营销”的市场拓展策略,工商银行用短短一年时间推动工银二维码(e)支付商户突破245万户,累计交易额达到34亿元,移动支付网络既广泛覆盖大酒店、大卖场、大百货、机场高铁这样的“大动脉”,又密集延伸至便利店、加油站、咖啡厅、出租车这些“毛细血管”,切实将金融服务触角广布于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有效提升了中小商户和个人客户服务水平。工商银行还以二维码(e)支付为纽带,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分析中小商户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以数据化、纯信用、全线上的融资产品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目前已为1.5万商户提供了23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真正为小微企业送去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春风。

在受理端,工商银行积极推出线上POS与智能POS,不断满足传统收单商户与线上商户在移动支付时代的新需求。线上POS是工商银行铺设的一条高效顺畅的线上高速公路,也是国内银行业首个跨行业、跨媒介、跨机构的线上综合收银平台,致力于为互联网时代的独立电商与平台电商提供集银行卡收单、第三方账户收单于一体的一站式在线收单服务。线上POS将先进的安全技术、精湛的设计理念、贯通的连接标准融为一体,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目前工商银行线上商户已超过90万户,既包括携程、苹果、迪士尼等知名独立企业,也覆盖工银e生活、融e购等平台电商。此外,工商银行还在进一步加快智能POS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布放集刷、插、挥、扫于一体,汇集餐饮点单、零售进销存等多种行业应用的受理终端,为广大商户提供支付结算、会员管理、客户营销、数据分析等综合化服务,帮助线下实体商业实现销售、运营以及用户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在平台端,2017年8月工商银行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工银信用卡专属APP——工银e生活,旨在打造面向本行及他行客户与商户,集生活、消费和金融服务于一体,整合支付、融资、信息中介功能的开放式、互动型、综合化智能服务平台。该平台以支付服务作为切入点,客户注册绑卡后支持二维码支付、指纹支付、一键支付等多种移动支付方式,可享受购物、美食、住宿、出行、娱乐、影票、外卖、手机充值等丰富的线上线下场景化服务,还集成了融e借、现金分期、账单分期等信贷融资功能,为广大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生活、消费和金融服务。后续工商银行还将以e生活为利器,深度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等前沿技术,构建包括客户信息识别、综合支付服务、网络消费融资、智能个人服务等功能在内的金融科技生态圈,为客户打造集成式、个性化、智能化的移动支付和消费金融新体验。

与时俱进推动移动支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5~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将在这场新科技革命中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开辟高平台发展的新蓝海。

从发展空间来看,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仅是全量支付和网上支付交易规模的3.1%与7.6%,而增速却分别是全量支付与网上支付的3倍和14倍,随着扫码支付的全面铺开,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容,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从发展条件来看,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持续优化为移动支付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消费已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头驾马车,是移动支付发展最重要的沃土;我国中等收入居民预计2020年将达到6亿人,逐步形成对消费型经济最有利的“橄榄型”结构,特别是随着“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更多的消费需求将通过移动支付完成,移动支付发展必将再次提速。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与革新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最大动力,移动支付行业也是如此。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目前全国4G用户已达9.7亿户,占全球4G用户的半以上;我国华为成为5G标准制定者,预计5G将于2020年在中国实现全面商用。智能终端升级换代的速度和普及程度也已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目前,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已达6.24亿户,每3个智能手机用户中就有2人使用移动支付,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为移动支付催生了广泛的市场空间和需求。与此同时,生物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区块链等科技应用将不断优化移动支付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促使移动支付在便捷度、安全性、通用性等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

市场、技术、政策等诸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共同凝聚成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市场主体和监管主体等产业各方应以崭新的姿态推动移动支付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四方模式”,坚守支付产业发展底线。在我国当前国情下,无论支付的形态、方式如何演变,“四方模式”都应是支付产业发展的大逻辑和确保产业生态有序运行的核心,支付链条通过为持卡人带来消费融资便利、时尚安全体验及多重增值服务,为商户创造有利销售机会、吸引客户和流量;为商业银行带来争揽和维护客户的金融服务机会;为转接机构带来直接收益和账户数据,从而营造起多方受益、价值聚集的生态模式,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市场主体都应坚守各自的定位与边界,在统一的标准与规则下共同推动移动支付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健全制度规范,推动移动支付产业有序发展。近年来,移动支付创新之多、参与主体之丰富、业务规模扩张之快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监管难度,包括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在内的产业各方应协同做好移动支付产业的顶层设计,协力建设好、应用好网联平台,共同制定好、实施好一套完整的产业运行规范,确保市场各方都在统一的、符合金融秩序需要的监管下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从而使移动支付市场透明、有序、健康、和谐。

三是防控市场风险,保障移动支付产业可持续发展。移动支付在为经济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着潜在的安全隐患,传统的伪卡欺诈正转变为移动支付非面对面欺诈等新型风险。《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遭受支付欺诈的用户比例较往年上升11%,受损金额也持续走高。当务之急是搭建起“模型评分+规则引擎+实时处置”三位一体的互联网智能风险识别控制体系,并引入客群、产品、渠道等多个维度,将“千人一面”的规则转变为“千人千面”的客群专属规则集,有针对性地提升风险识别率。商业银行、第三方互联网公司等产业各方也要加强在大数据分析、风控产品相互输出、跨行业联防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当今时代,我国移动支付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已与高铁、电子商务、共享单车一道被誉为中国新的“四大发明”,在促进消费增长、服务百姓民生方面正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工商银行将继续践行大行的社会责任,与产业各方共同打造开放、合作、包容的移动支付生态圈,以支付的不断创新带来新服务,激活新制造,创造新供给,为消费增长提供更加强劲的引擎,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