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云:我国数字化银行转型和开放银行的发展模式


2019-9-12 11:38

9月1日,在第四届清华大学金融普及教育训练营上,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润博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云给学员们带来了主题分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数字化银行转型和开放银行的发展模式。

我国数字化银行和开放型银行发展的基础条件

数字化银行和开放型银行发展是在拥有比较发达的金融科技的基础上形成的。张云指出,金融科技是由技术发展带来的金融创新,不是由于制度创新,也不是由于银行自身的业务创新。因而技术的进步,可以为金融创新带来动力和机遇,推动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应用和产品,显著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效率。

我国数字化银行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银行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个固定模式,因国情、行情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路径和方式。张云介绍了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种,美国的数字银行。在美国,数字银行被视为传统银行与科技服务商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只是提供纯线上的、容易获得的银行服务,并不发放专门牌照。

第二种,英国的数字银行。由政府发放正式牌照,接受相应的银行监管,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开展线上业务,并不设立线下网点。

第三种,中国香港的数字银行。这类数字银行被称为虚拟银行,在线上经营业务,由监管当局发放牌照,但可以将经营虚拟银行的主体放宽到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科技公司,目的是促进普惠金融。一般以零售业务、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

我国数字银行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比较纯粹的网上银行,以民营银行为代表。第二种以百信银行为代表,和香港的虚拟银行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三种是传统银行的转型模式,称之为直销银行。

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都趋于第三种模式,这是国内数字化银行转型的主流和重点。这种转型试图把线下业务搬到网上,把网上业务落地到线下,成为网上、网下融为一体的全牌照银行,这是当前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

关于开放银行的发展模式问题

开放银行的核心是数据开放和获客方式的改变。张云讲到,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已经不再是单项业务、单项技术、单个产品、单一客户、单一渠道的突破和创新,而是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群体生态效应。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绝不是修炼闭门绝技、一招制敌,而需要打开寨门,创建开放型银行的发展模式。

开放银行的发展路径主要是内部整合和外部拓展。从内部来看,一是立足于内部数据治理,有效整合跨渠道、跨产品、跨系统、跨机构的数据信息。二是立足于深化大数据分析服务。三是立足于强化大数据在精准营销中的应用。从外部来看,重点是加强与银行同业、科技公司、渠道服务商、平台运营商、各类客户等的交流合作,运用互联网思维和金融科技推进产品服务、业务流程、经营模式、管理制度的多维度融合创新,实现银行自身金融服务与客户生产生活场景高度融合。

张云认为,在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下,兼并和重组将是大概率事件。银行与科技公司的兼并趋势将值得关注。

数字化银行转型和开放银行发展的风险管理和监管趋势

首先,市场准入和监管趋严是一个基本趋势。近期,监管政策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必须特许经营。二是对业务模式及产品准入细化了监管措施,要求对所有以互联网或其他金融科技工具从事的金融业务或产品实行前置准入或者备案。

第二个趋势是市场空间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平台。通过金融科技手段为普惠金融提供服务已经成为热点。随着监管部门对银行考核力度加大,完成普惠金融服务使命艰巨,如何做到场景获客、留客、益客;如何评估风险;如何加强贷后监管和及时收回贷款,在银行目前的业务和IT系统中依然存在许多短板。这便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了机遇。

第三个趋势是数字化银行和开放型银行的合规和技术风险需要格外重视。银行的客户、规模、技术、经验、品牌都是传承和积累下来的,选择数字化银行和开放型银行的发展方略和技术方案必须实事求是,易于落地实施。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