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优势财报:支付业务营收6.23亿 占9.85%
4月15日晚,联动优势母公司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联金汇”)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
2020年,海联金汇实现营业收入63.24亿元,同比增长19.2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08.68%,相较2019年扭亏为盈。
海联金汇业务板块分为两部分:一是金融科技板块,主要从事移动信息服务、第三方支付服务、数字科技服务业务;二是智能制造板块,主要从事汽车配件业务、家电配件业务及模具业务。
2020年,海联金汇金融科技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3.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36.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6.5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118.54%;智能制造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收入50.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9.74%。
传统的制造业务仍是海联金汇的营收支柱,这一板块占其总营收79.41%,但净利润贡献不如营收明显,为64.79%。金融科技板块则以20.59%营收,贡献了35.34%净利润。财报也显示,海联金汇金融科技服务、第三方支付业务毛利率均在30%以上,远高于其传统制造板块。
2016年,海联金汇开始谋求向金融科技转型,以非公开发行方式作价30.39亿元向中国移动、银联商务及博升优势收购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含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动优势”)91.56%权益,并通过回购把联动优势科技变为海联金汇全资子公司。
30亿的价格,在诸多涉第三方支付并购案中,堪称天价。
资料显示,并购发生前,联动优势在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8月营收分别为10.3亿元、7.5亿元和3.9亿元,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1亿元、1.94亿元和6779万元,呈明显下降趋势。然而即便如此,联动优势依然给出了2016至2018三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亿元、2.6亿元和3.2亿元的对赌承诺。
在收购完成后,联动优势顺利完成了2016年、2017年的业绩承诺,但在承诺期的最后一年,联动优势实现净利润2.38亿元,与业绩承诺相差4123.82万元。由于未能完成业绩承诺,海联金汇对联动优势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71亿元。
2019年,联动优势业绩更是遭遇滑铁卢,净利润亏损高达4.06亿元。对此,海联金汇认为第三方支付线上业务受行业政策影响明显,“断直连”政策持续削弱了第三方支付业务对于通道侧的议价能力,导致线上业务营业成本在报告期显著增加,毛利率下降。
另一方面,为及时弥补第三方支付线上业务下滑造成的损失,彼时联动优势重点布局线下支付业务,大力开展线下收单业务规模。但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团队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线下业务交易规模未达预期,投入大量成本费用未获得相应产出。
为此,海联金汇在2019年再次对联动优势计提商誉减值损失20.69亿元,占后者商誉账面原值83%。所谓商誉减值是指上市公司购买的子公司没有预期赚钱,那么在重新评估所收购公司的价值后,需计提商誉减值。大白话就是,海联金汇当初买的联动优势买贵了,需要在利润中扣掉多花掉的钱。根据2020年最新财报,联动优势形成的商誉未发生进一步减值。
但无论如何,并购完成后,第三方支付还是成为了海联金汇金融科技板块的核心业务。
2020年财报指出,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趋严,海联金汇进一步淘汰高风险客户和低附加值客户,以确保支付业务的合规开展。报告期内,其第三方支付业务整体实现营业收入6.23亿元,自从收购以来最高纪录,较上年同期增长64.77%。然而从财报数据来看,海联金汇收购联动优势转型以来,无论是金融科技板块、还是其中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其贡献仍然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海联金汇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超9000亿元,较2015年增长超125%;2017年,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交易规模实现超15000亿元,较2016年增长66.67%。但在2018年以后,海联金汇没有再公布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