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的电子支付


2019-12-30 15:48

年末回国讲演,去了上海、北京与上海。遇到两件事:

第一件事,在北京期间,打了一次出租车,下车时付现金,司机说了一句话:“我没有零钱,没法找钱给你,现在谁还用钞票付钱,你没有手机吗?”——突然发现,用现金付账,有了一种“给人添麻烦”的罪感。

第二件事,在上海遇到,一位朋友早上醒来,发现新买的苹果11手机打不开,也接不了电话。输入开机密码,每次都是错。他很纳闷,来敲我的门,说:“夜里睡觉,准遇到了鬼,明明密码没错,就突然打不开手机。”我让他用我的手机打苹果公司客服,苹果客服说:“可能是系统自动更新,如果系统检测到你的密码设置等级太低,有可能会自动修改成ApplePay密码。”但是,用这一个密码,还是打不开。

那么,如何才能重新开机呢?客服的答案很明确:只能刷机,重新恢复备份。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备份的话,只能恢复到出厂状态,所有数据归零。

这一天,那位朋友像掉了魂似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于拿一台手机出门,业务联系、付账、处理邮件,都靠这一台手机。他说,今天所有人都会以为我过不了年关跳了河。

回到日本,发现日本的电视台在讨论中国的电子支付问题。

我们知道,在电子支付领域,日本是落后于中国。当人们还在数着硬币付账的时候,你一定会产生两种感觉:日本还处在万恶的旧社会;我们终于超越日本,扬眉吐气。

日本人对于电子支付持什么态度?日本电视台对100人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调查:“假如使用APP,需要登录你个人信息,你愿意吗?”结果显示,有72人认为“只要使用便利,没有问题。”他们认为,相关公司和机构一定会认真管好个人信息不致泄漏。反对登录个人信息的,也有26人,占比约三分之一,他们担心个人信息遭到泄漏。

虽然结果如此,但是,日本推行电子支付依然很难,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有信用卡,尤其有交通卡(也可以刷卡购物),足够应对日常的各种支付,没有必要使用新的电子支付手段。

也有人认为,现金一张张数出去,会感悟到金钱的厚重感,还是用现金更利于管控好自己的金钱,不会乱花钱。

那么,日本人到底是如何看待中国的电子支付的呢?

他们认为,中国的电子支付已经十分先进与普及,因为在过去3个月间,在中国的城市里,电子支付率已经达到了98.3%,可以说,几乎已经很少有人用现金。

这种电子支付的便捷性,还在于煤气、水电和社保金、交通违章罚款等的支付,都可以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同时,餐厅、医院、机票、车票、电影票等的预约,也可以采用电子支付。

在中国,微信ID的交换,已经取代了名片,成为商务活动的主流。

日本电视台认为,这一种便捷性确实很受年轻人的欢迎,因为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但是,节目也提到,因为这一种电子支付的迅速普及,尤其是政府便民手续的办理,大多已经开始了电子预约,因此,使得中国产生了至少“3亿电子难民”。这些难民大多数是高龄老人,也有一部分居住在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国民。

这些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者不会登录操作相关的APP,使得他们寸步难行。譬如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些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网约车APP,风雨中站在马路边半个多小时,有时都难以打到车。

另外,他们担心的一点是,中国几乎所有的APP都需要登录或者关联个人信息,甚至需要提供个人银行帐号、手机号、身份证号、家庭地址,甚至要记录头像和声音,这就使得个人最重要的信息完全掌控在某些机构与公司手中,分分秒秒都可以在大海中找到你。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令人缺乏一种安全感。

日本电视台的嘉宾们讨论的结论是:

第一,电子支付虽然便捷,但是难以保证绝对安全,日本也必须慎重对待。

第二,社会在普及电子支付时,必须要考虑到一大批“电子难民”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与生活的多样性。

第三,公立机构不应拿个人信息与电子支付来捆绑国民的生活,应该尊重个人的隐私与选择的自由。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