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市场下中国银行卡支付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9-7-22 10:02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巨大创新性变革。特别是2012年以来,国内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加速,各类新金融模式纷纷出现,为新兴支付手段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及研究

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银行卡支付一直是传统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传统支付领域的相互融合,形成了移动支付,并以其所具有的便捷性逐渐取代货币物质实体和传统支付方式,对传统支付产业带来巨大影响,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和支付领域的新主流。

移动支付依托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而移动互联网是个无边界的行业,其中一个重要属性就是生态圈能够不断拓展,市场占有份额也能随之不断扩大。自2013年以来,移动支付产业的蓬勃发展,印证了这一特点和规律。2013年,谷歌发布了基于NFC技术的HCE,随后VISA、万事达等陆续推出相关技术,使得HCE成为全球NFC的焦点。2014年,NFC的应用方向逐步转向交通领域,实现了通过NFC手机对交通卡的充值,并成为当时移动支付的一大潮流。2015年,创新技术进入移动支付领域,以指纹、人脸、虹膜等为代表的生物认证方式以及二维码支付、蓝牙支付、可穿戴智能设备支付等免密支付也开始从小众逐渐推向大众,逐步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2016年,各种创新模式不断升级吸引了大量跨行业企业进入移动支付领域,先后采用优惠政策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将移动支付的惠及范围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随着智能POS在物流、制造业及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的推广和普及,推动移动支付成本进一步降低、支付效率进一步提升、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给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契机、营造了良好前景。

截至2017年,我国的智能手机保有量保守估计约有10亿台。基于如此庞大的基数,我国的移动支付发展迅猛。其中以腾讯(财付通)和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为主要代表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倚仗其庞大的用户群、无所不包的产品和雄厚的资本支撑,逐步成为国内移动支付行业的龙头。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微信活跃用户数近10亿,支付宝用户数5.2亿,其中移动支付占比高达82%。

与广阔市场相对应的,是移动支付领域竞争的不断加剧。移动支付领域涉及面广,一方面扩大了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也驱动产业链上的各方,如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及终端设备供应商等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2014年以前,支付宝占据着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头把交易,微信却在2014年春节通过红包打开了移动支付的大门。2018年春节期间(2月15日-2月21日),全国共有7.68亿人参与了微信红包活动。在电商销售领域,2017年“双十一”活动期间,阿里巴巴与京东交易额达了2953亿元,其中阿里巴巴为1682亿元,京东为1271亿元。这些数据背后不仅表明消费者选择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明显趋势,更体现了各方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和博弈。同时,“云闪付”、京东、Apple Pay、Samsung Pay以及银行卡产业各方的创新产品也都先后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在对“随时随地,安全快捷”的积极探索和共同追求中,努力寻求应用场景的扩大和创新需求的突破。在这种竞争和探寻过程中,产业各方逐渐产生了“竞合”的需求,即在寻求自身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充分挖掘能够给自身带来更多利益的合作伙伴,从而产生了华为支付宝手环这样的合作创新产品,这也正是移动支付的发展推动支付产业生态链快速成熟的产物。

随着移动支付逐步成为一种主流支付方式渗透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国家相关机构、相关银行卡组织和清算机构也同步加强了对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视和规范,努力为移动支付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的账户资金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文将对银行卡产业、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和第三方支付的相关研究进行基础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目前移动支付背景下,我国银行卡产业如何选择发展策略进行较为浅薄的探讨。

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国清算市场自2015年6月1日全面开放后,国际卡VISA、万事达以及国内支付App支付宝等给中国银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银行卡支付产业格局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随着银行卡传统业务向移动支付方向发展的变化,包括中国银联在内的相关机构面临着必须寻求突破的境况。

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研究。目前对于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研究从对国际银行卡组织的发展经验逐渐开始转向针对我国银行卡产业展开研究和总结。国外对于银行卡产业研究从Baxter(1983)对银行卡研究开始,提出了银行卡组织将发卡及收单市场联系在一起。

Balto(2000)认为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进入收单市场,银行会逐渐退出银行卡收单市场而专心于发卡市场。而国内在自己的银行卡组织成立后,文永明在《银行卡产业发展理论与中国战略》(2004)中认为,中国的银行卡产业在运作的模式创新方面,从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模式、完全市场化的收入分配制度、专业化的公司经营、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政府支持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魏平在《银行卡产业纵向关系的合作与竞争研究》(2014)中则将中国银联与支付宝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索在银行卡产业中各方纵向合作和横向竞争的效率。时文朝在《中国银行卡产业2017年回顾及2018年展望》(2017)中分析,随着中国经济迈入新时代,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呈现出了商业银行改善支付业务、数字货币体系推动、国内支付产业“走出去”等新方向新特点。

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研究。移动支付在我国发展较国外起步稍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成熟发展,移动支付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国外Jan Ondrus和Yves Pigneur(2006)研究了瑞士移动支付市场,发现移动支付市场上的影响着移动支付普及的主体和标准是多样的。Hatma et al.(2012)提出修改现有的QR-Pay系统,只需要二维码,不需要互联网连接,为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支付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在国内,芦阳(2012)指出客户与商户资源、账户资源、支付渠道和支付终端资源是影响移动支付商业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王永红(2016)提出移动随着支付渠道的丰富成为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银行卡组织也将不会对国内零售支付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顾海峰和杨立翔(2017)对移动支付的风险类别进行分析,设计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以便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第三方支付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主要从业务和创新方面进行了研究。Claycomb et al.(2005)研究了电子商务中的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模式以及其对工业市场的影响。Jun et al.(2015)研究了支付行业中金融服务的创新,特别是与移动支付相关的支付方式的创新的演变。国内主要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一起存在的相关问题等进行研究,李二亮(2016)研究了基于用户选择行为下,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竞争策略方向。王亚飞(2016)基于双边市场基础理论,拓展了了第三方支付产业研究的新视角。

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对于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移动支付等创新业务的发展等,其中银行卡产业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整体发展方向中,对于在目前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下,研究银行卡产业各方的职责定位明确等还有缺陷。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就在移动支付背景下,中国银行卡支付产业如何在现有情况下,选择正确的发展策略展开探索。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对实际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切实做到实践和理论的相结合。分析研究中主要使用了以下分析方法:

PEST分析法。可以帮助分析外部宏观环境,主要针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大主要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为行业发展策略的确定提供相应的分析支持。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指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行业的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或蜕变期)。行业的生命周期曲线仅仅从整个行业的角度考虑问题。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主要包括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讲内外部条件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出行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借助SWOT分析的方法,尝试找出我过银行卡产业在哪些方面可扬长避短,为策略选择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思路。

2.国内外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分析

移动支付概念及业务表现形式。移动支付是使用移动设备,通过利用无线和其他通信技术的优势,为货物、服务和账单进行支付。另一种定义为,移动支付为使用移动装置进行支付交易,其中钱或资金从付款人经由中介转移到收款方,或者无中介参与,直接转移。移动设备包括可以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并成为支付依据的手机、掌上电脑、无线平板电脑等设备。移动设备可用于多种支付场景,如门票、停车费用、快递费用或餐饮消费等。移动支付业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给用户增加了获利的便捷渠道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其自身的整体运营效率,主要的表现形式有:

其一,智能POS终端。智能POS终端是一种多功能移动支付机具,具有消费、预授权、余额查询、转账等功能,可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在使用该类终端POS机消费时,将带有NFC功能的手机靠近机具碰一下,一定金额以上输入交易密码即可完成消费交易。除手机靠近碰一下以外,该类终端还可以通过扫描手机支付二维码来实现交易的消费扣款。智能POS终端能够适应移动支付的无纸化特点,并且可以实现扣款、验证、手机钱包和无线射频信息交互等多种功能,使用户在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能通过电子数码信息流的方式完成支付。

其二,手机一卡通。手机一卡通主要是将个人身份识别信息集成在手机RFID SIM/UIN卡中。其应用范围极为宽广,通常在门禁、公交和自动售货机等场景中使用。而在政府企业中使用时,则可以将其使用环境可以看作一个全封闭式环境,像门禁、食堂饭卡、考勤卡、停车场收费等都能可以集合在手机一卡通上。在这类场景应用中,手机一卡通一方面可以达到多卡合一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用作门禁、考勤等ID身份识别用途,实现信息的收集和互动使用。

当前移动支付业务的主要发展途径。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主要源自用户的发展和选择,用户在选择不同支付方式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支付方式的掌握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风险认知。用户的移动支付风险认知,一方面是固有风险,另一方面是操作风险。这是影响和阻碍用户接受和使用移动支付的首要因素,有效降低用户对于支付方式的风险观念是推动用户广泛使用移动支付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主要采取以下创新举措来达到推动发展的效果:

一是培养已有用户的忠诚度。用户忠诚度是影响用户对某一品牌持续使用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用户忠诚度是移动支付成为主流支付方式的重要途径。对于移动支付来讲,重复使用该支付方式就是用户忠诚度建立的重要体现。如何保证用户使用的频繁度,需要从操作便捷性、使用可靠性、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个性化等多维度出发。同时,也需要对日常服务保证准确性,对发生相关利益冲突或投诉时,能够从用户角度妥善处理。

二是发展潜在用户的潜力性。用户产生风险想法主要是由移动支付双方交易信息的不对称引起的。因此,在向潜在用户宣传移动支付时,可以重点介绍业务种类、安全特征等。目前,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主要年龄段为18至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高、好奇心较强,能够通过简单的宣传引导,有效缓解并消除潜在用户的感知风险。对于这部分群体中的潜在用户发展就较为简单,这年龄段以外的用户则可以通过营造使用移动支付的大环境来逐渐培养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

三是建立会员信用的明确性。现在很多移动支付企业都注重用户体验的创新感,通过建立会员信用等级机制,对用户进行合理细分,对于不同等级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优惠政策,从而增加用户忠诚度。比如支付宝通过对蚂蚁会员等级的设定,将用户分为大众、黄金、铂金和钻石,提供不同的会员服务,让用户有明显的个性化服务的体验感。

3.支付产业环境PEST分析

政策法律环境。国际政策法律环境分析。面对快速发展的支付市场,各国政府都纷纷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旨在营造规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和业务创新,消除市场垄断。2013年,欧盟对全球第二大信用卡公司——万事达集团发起了反垄断调查,涉及该集团的银行间收费安排和与此相关的其他问题。重点关注万事达的跨行费用一般都被转嫁给商家,从而导致整体费用升高。声明此类行为妨碍跨境业务发展,并损害欧盟消费者的利益。除了开展垄断调查以外,各国还通过倡导创建自主的银行品牌、培育本土的银行卡组织来瓦解国际卡组织的市场垄断。

针对历来争议颇多的银行卡手续费,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支付市场国家纷纷推出制度改革,且已经开始显效。数据显示,自从2011年10月美联储审核批准了借记卡监管方案——《杜宾交换费修正案》之后,美国的签名借记卡交换费显著下降,商户成本明显降低,不同借记卡受理网络之间的竞争使得密码借记卡的优势开始显现。在2013年以前,美国大约1200万零售商,指责信用卡公司违反联邦《反托拉斯法》,强迫商家支付刷卡费用并禁止他们指导消费者采用其他支付方式。最终根据2012年达成的协议,VISA和万事达卡将向商户支付60亿美元和解金,余下12.5亿美元则由发卡银行支付。

国内政策法律环境分析。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VISA等国际卡组织就已经进入中国,但是后来因行业发展,他们的业务还是仅局限在同中资银行机构合作发行双币卡,而中国银联却在不断加快国际化的步伐,逐步扩张海外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VISA的自身经济利益,VISA甚至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在我国开展新业务。因此,VISA通过美国政府在2010年向世贸组织就中国限制外国电子支付服务的做法提出申诉,称中国人民银行自2001年以来发布了多项限制措施,使人民币支付卡交易由中国银联垄断,对外国供应商造成歧视,违反了中国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的承诺,要求中国开放银行卡跨行转接清算市场。2012年7月1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裁定无疑预示着中国银行卡支付产业的全面开放已经进入倒计时,中国银联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终将会被打破。

在手续费方面,2013年至今,国家发改委先后多次发文优化和调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在行业内机构管理方面,2010年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成为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移动支付创新业务方面,2017年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等文件。

经济环境。从全球经济状况看,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水平依然缓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也是不容乐观。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受益于政策的支持,我国居民消费、支付观念不断转变,银行产业经济效益持续保持平稳增长,银行卡作为居民常主要的支付工具,在推动消费增长中继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随着居民收支规模和经济消费程度的提升,将会带动零售消费业加速发展,以零售支付为主的银行卡支付需求也会随之上升。近几年海外消费的持续高速增长,让中国人成为全世界商家欢迎和争抢的客户群体,从购买力看,中国人的购买力应属全球第一。

社会环境。各阶层人群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为消费带来抑制影响,制约消费信贷的发展速度。对比城镇农村的情况,城镇居民的消费规模和倾向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但是从另外的角度分析,农村对于发展银行卡支付是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被不断改变。年轻人更倾向于信贷消费,更加偏好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也更容易接受移动支付这类新兴支付方式。当然,消费者对支付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已经不再满足于银行卡对现金的简单替代,而是从银行卡支付的便利性、快捷性、广泛性和价值贡献等方面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技术环境。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渗透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在大众生活中得到普及。一方面,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促使更多互联网用户开始选择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另一方面,在我国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代表的App平台也通过互联网快速蔓延。

在银行卡技术发展方面,已全面实现IC化。人民银行自2010年开始推行BOC2.0标准的IC卡迁移,在2013年全国所有受理终端已完成改造,2015年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均为金融IC卡。金融IC卡时代的来临,也带来了更多的行业应用和产品创新,除小额免密免签业务外,Apple Pay等手机Pay业务也是与银行卡该功能相结合。

4.中国银行卡支付产业分析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自2017年起,我国支付行业就频繁出现一个词——“开放”。不仅是行业中头部企业希望开放,以期打造行业的活跃生态,更有其他支付机构甚至聚合支付服务商也希望开放,或是合作抱团生存,或是期望成为行业一霸。这样巨大的变化与前几年支付行业的发展截然不同,而这样大相径庭的发展是如何产生,则离不开行业生命周期的发展情况。

图1行业生命周期曲线

对于我国银行卡产业而言,产业内各方的生命周期曲线形状与行业生命周期的曲线形状都大致相同,都呈现出S形,都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或蜕变期)四个阶段(图1)。我国银行卡产业如何扩大规模或是更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以行业周期分析作为决策的基础。

导入期。我国银行卡行业起步较晚,前期国际上的银行卡支付行业已经比较成熟,国外支付行业的蓬勃发展给了后起的中国支付行业充足的案例。1993年,为了实现全国POS终端与ATM机具联网通用资源共享,改善银行卡用卡环境,江泽民总书记倡导的金卡工程在全国启动实施。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海南、大连、厦门和青岛等12个省市试点银行卡支付网络中心和全国银行卡支付网络总中心开始筹建,由此进入产业发展的导入期。

成长期。自1997年起,全国银行卡发卡量、POS终端和ATM机具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快速增加,进一步提高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银行卡逐步实现全国联网通用。2001年,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召开的我国银行卡业务工作会议,就全面实现我国POS终端和ATM机具联网通用、联合发展目标,各方形成共识,决定2004年1月1日起,国内所有受理银行卡商户均要贴上“银联”标识,这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2年3月,我国的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宣告成立,中国银联成立是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银行卡产业进入快速成长通道。在政府及人民银行的正确领导下,银行卡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下,2002年基本实现了联网通用的“314”目标。在中国银联成立后,为保证银联的快速有效发展,我国将VISA、万事达等国际银行卡组织“屏蔽”于中国市场,为我国国有品牌的银行卡联合组织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成长环境。

成熟期。中国银联通过“三步走”的方法,推动银行卡联网通用在全国的实现。第一步,同城联网通用。第二步,重点城市联网通用。第三步,全国联网通用。“三步走”的方法让中国银行卡支付产业趋于稳定,行业标准逐步形成。在2015年一季度,中国银联已在交易总额上超过VISA,成为全球第一的国际卡组织。2016年,银联卡的市场份额已扩展至43%,超越VISA和万事达,全球发卡量、交易量以及市场份额均位列世界第一。为了满足人民币境外结算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银联卡网络不断向境外延伸,截止2019年7月,中国银联已与境内外两千多家机构展开广泛合作,银联网络遍布中国城乡,并已延伸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17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的目标。

衰退或蜕变期。随着阿里巴巴、腾讯强势进军支付行业,以及人民银行提出全面对外开放支付行业,国内银行卡清算组织完全垄断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市场已由完全垄断变为寡头垄断。行业利润逐步减少,行业内各方企业发展危机较重。如不能创新变革,适应市场现状,满足市场新需求,行业内的许多企业将无法在目前基础上得到蜕变提升,从而无法进入全新的领域。对于整个银行卡支付产业来说,如何对生命周期下一步“衰退或蜕变”做好提前准备至关重要。

行业与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断经历着新的显著变化,我们必须理解这个复杂的和快速变化的世界。随着社会发展,现代经济社会赋予了企业新的角色和新的责任,影响着每个行业的发展和策略变化。

SWOT分析。优势分析。随着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多年积累与发展,目前银行产业采取的是“四方模式”。在该模式下,卡组织的部分职能和资金流向发生了调整,资金流和支付信息流分离,银联专门承担清算职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标准制定、市场秩序维护等。

在“四方模式”下,由持卡人、发卡行、收单行和商户组成。银行作为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介入到支付产业中,并且因为发卡者和收单者都是各个银行,卡组织是推动和协调不同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组织。相比于“三方模式”来说,“四方模式”将分工进一步细化。促使交易以及支付进一步发生变革,并形成更大的产业链。

对我国银行卡产业现有的模式而言,除最核心的参与主体外,还包含各主体外包服务商、机具生产商以及专业化服务商等(图2)。这些参与机构给支付产业市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遇。

图2银行卡市场结构图

劣势分析。相比较于国际其他银行卡组织VISA、万事达的品牌影响力,我国的自有品牌银联的国际影响力相对还是较弱。在国际化受理网络方面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境外发卡规模较小。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现状下,整体行业的产业链布局相对滞后,面向市场未来的发展目标不明确。

机会分析。我国目前的银行卡支付产业本身发展速度保持高速发展,尤其在国内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空间巨大;基于消费人群的巨大基数以及经济形态发展趋势,对新兴支付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在银行卡以及各种衍生创新产品的技术升级,给我国支付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在政府监管层面,发布的各项针对性文件对支付行业的管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威胁分析。随着国内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VISA、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直接介入国内转接市场并不需要等太长时间。截止目前,跨行业的平台型公司为移动支付创新业务带来的冲击,对于支付市场来说需要时间调整应对,我国银行卡支付行业并未进入稳定阶段(表1)。

表1 SWOT分析图

整体来讲,目前我国银行卡支付产业的竞争环境变化主要来源于内部的不稳定,第三方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的影响较大,我们即将面临国际卡组织的进入,必须尽快完成我国支付产业内部的稳定性调整。

5.中国银行卡支付产业发展策略建议

政策制定。从监管方面而言,市场监管必须要兼顾创新与市场发展的需求,既不能扼杀创新业务的出现,也不能影响市场现有发展的稳定。

一是调整行业准入原则。在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6》中列明,截至2016年底,共有266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然而在近两年,多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因业务发展不合规等原因被要求停止业务等。对于这类情形而言,很多机构就是抓住行业市场刚放开时的“宽进”政策,获得进入行业的资格后,再利用相关监管政策的模糊定义来违规发展业务扰乱市场秩序。在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各类创新业务均已发展,我们需要为国际化竞争做好相关准备,那行业的政策可以调整为“严进严出”,一方面通过“严进”来严格筛查企业机构的各项资质,保障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严出”来警示行业的各方机构合法有序的开展业务。

二是明确行业各方职责。对于目前现有的“四方模式”来说,其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的定义以及开展业务的职责可进行重新明确。从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情况来看,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例,两家机构在业务发展初期既不属于发卡机构也不属于收单机构,然而开展的各项业务也逐渐的涵盖了银行和收单的部分业务。在发展期时,影响了监管部门的业务监督判断。2018年,人民银行先后发布多了多个文件,对于微信、支付宝这类机构要求明确断开与银行间的连接,选择介入银联或者网联。在这种情况下,正可以对我国的银行卡产业各参与方进行重新的职责定义,让行业内的各方与行业外的观望方都能对各自的职责有直观的明确感,也能为应对国外清算机构的进入做好提前准备工作。

市场发展。从前文的PEST分析中可见,目前我国的银行业业务发展因地域原因差距较大。发展不同的因素包括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消费观念等,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的银行卡市场发展的存在差异。

从目前情况来看,三、四线城市的大型百货、超市、餐饮、宾馆等优质商户早已可以受理银行卡,对于没有受理银行卡的大多数中小商户,也可以受理支付宝或微信。农村地区则因为消费人群消费结构的不同,受理银行卡的基础较差。改善农村银行卡受理环境,推动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消费使用,有利于了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以发展“银联便民支付点”为例,在城乡的超市、社区等公共场所布放银联便民支付终端,给居民提供缴纳公共事业费、跨行转账、信用卡还款、保险购买等多项便民支付服务,满足广大城乡居民支付需要,方便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的低学历人群和老年人。

另外,对于农村地区的ATM和POS机具根据当地的经济消费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布放。针对农村用卡以及实际日常生活情况,出台有效的手续费标准,推出有实操性的产品,加快农村金融支付环境的支持建设。

创新引导。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已经让我们可预见,下一步集成多种支付方式“聚合支付”将成为发展趋势之一,科技创新也将把移动支付不断推向发展巅峰。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升温,各种相关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升级,移动支付领域产业各方的跨界合作将在下一步更为广泛和丰富。

针对多种可预料到的发展以及不可预料的管理压力,市场的宏观管控能力可以开始发挥更主要的引导作用。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可以做到创新方向和创新维度引导的及时性。一方面,能够满足了产业市场发展需求的根本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综合计划进行有效的产业发展策略制定。

(本文作者就职于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