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之下,手机银行的发展新征程


2020-9-4 9:46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公众对线下密切接触的规避,线上化零接触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许多银行应势而为,主动丰富、拓展并创新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渠道的服务供给。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也为商业银行开展线上非接触式服务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并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扩展服务范围。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技术概念是指在28GHz超高频段以每秒1Gbps以上的速度传送数据的技术[1],它的出现带来了网络速度和通讯速度的增长,具有高速率、低功耗、低延时、广联接的特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表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中明确提出5G的应用将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而5G与金融业态的融合发展,将推进银行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为银行业数字化升级持续赋能。各大商业银行也对5G保持积极态度,加速其在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实践。

各大商业银行在5G方面的探索应用首先兴起于线下网点的改造升级,如建设银行2018年推出全国首家无人银行,紧接着首批“5G+智能”银行在北京开业,中国银行2019年在北京朝阳区建立了第一家“5G智能+生活馆”网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等也都纷纷推出基于5G应用的新型智慧网点。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新技术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促使银行服务向“零接触”线上化模式转型升级。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高速发展,用户更倾向于高效便捷的非接触金融业务,商业银行也开始了线上手机银行与5G等前沿技术结合的应用探索。

一、5G时代商业银行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助推用户行为向场景化与线上化延伸,商业银行纷纷探索构建数字化场景生态,手机银行则成为商业银行线上数字化经营的重要阵地。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银行业竞相布局,将5G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移动金融领域,开创数字金融服务新体验。

由上表可见,各大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对新技术的应用,科技引领手机银行升级换代,依托5G技术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全面服务。如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开设虚拟三维场景的中银直播间,尝试“直播+银行”跨界融合业务创新模式,进行重点产品营销推荐直播。工商银行手机银行推出智能投顾“AI投”,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进行多维分层与全方位画像,实现自动化、精准化服务。民生银行综合发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效能,推出首家5G手机银行,提升客户体验,开创了数字金融的全新时代。光大银行手机银行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理财销售场景结合,实现产品AI讲解、AI资料审核及AI风险揭示等功能,为用户建立全面便捷的智能金融服务。

二、5G时代手机银行发展的不足

统筹规划与整体布局少,探索意识与行动不足。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与普及、5G商用步伐的加快,各大商业银行都在加速5G在金融领域的探索,但目前仍处于小范围摸索阶段,且探索领域大都集中于线下无人银行、智慧网点的建设上,在线上5G技术与手机银行的融合发展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目前仅民生银行推出了业内第一家5G手机银行,不少商业银行仅将5G技术单一地应用于手机银行的某些业务,缺乏系统化、体系化的布局与研究,对5G手机银行的建设探索与重视程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业务区分度与亮点产品缺乏。由于商业银行客户群体重合度高,因此,产品同质化现象是当下各大商业银行手机银行存在的普遍问题。而在5G手机银行探索建设方面,尽管各大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区别度不突出,目前主要集中在智能语音交互、直播、点播等视频服务、千人千面动态界面等方面,同质化问题依然突出。另外,虽然手机银行一个APP上提供了大量丰富完善的功能,但各自的流量带入能力都不强,平台无法打造出一个或多个具备高引流特征的拳头、亮点产品。

互联网公司掌控场景与流量,高频应用场景的抢占受到制约。当前各大商业银行试图将手机打造成“金融+生活”生态平台,以期通过高频的非金融需求带动低频的金融需求,积极布局非金融场景,然而很多生活服务场景已被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巨头公司抢占,在生活场景细分领域也面临着与互联网公司之间激烈的竞争。从当下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手机银行仍需拓展并且补齐在高频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布局。

隐私等数据泄露风险复杂性加大,网络安全问题突出。一方面,随着5G网络的部署和应用,音视频通讯、远程人工智能服务等各类接入型设备将不断增加,手机银行服务触点将更加多样化,但其所面临的网络攻击风险也将相应增加;另一方面,5G时代下,手机银行服务场景愈加丰富多样,认证视频、各类密码等客户隐私数据繁多,在网络开放环境中面临着隐私泄露风险。在面对5G技术时,很多银行可能只重视其助力银行发展的积极作用,对安全风险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防控不到位的问题。

三、5G时代手机银行发展展望

加强系统布局与顶层设计,提高重视程度。由于5G网络发展及生物识别、VR、AR、5G消息等技术的普及,银行必将加大网点业务向线上迁移,银行服务线上化、远程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5G与手机银行融合发展的建设探索与重视程度。商业银行应紧跟5G应用的发展步伐,挖掘金融服务的机遇及切入点,同时结合银行自身实际情况,明确自身发展战略。一方面,需要基于5G时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完成自身的重新定义;另一方面,需要利用5G技术对自身业务进行优化变革,全面推进科技更新迭代,升级全行基础设施,支持5G等新技术快速落地。

以用户为中心,打造有品牌特色的手机银行APP,形成特定竞争优势。为避免5G时代手机银行的发展陷入同质化的泥潭,商业银行应从差异化设计和技术创新入手,打造具有品牌特色、功能独创性的手机银行APP。商业银行应从自身优势业务领域为出发点,以用户为中心,以5G技术为引领,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拳头产品,在客户心中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客户忠诚度。

同时,应借鉴互联网巨头的产品创新方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造灵活的研发基础与开发模式,加速平台、产品、工具的敏捷开发与快速迭代,满足甚至引领多样性、个性化用户需求。

拓展高频应用场景,构建开放、共享、智慧的新金融服务生态圈。在万物智联的5G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也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应用场景。“银行可能会消失,但银行服务无处不在”,5G丰富了银行移动服务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VR/AR、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皆可进行交互,手机银行也将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而是嵌入各种移动服务终端中。

对此,手机银行需要通过开放银行建设和场景服务延伸,提供更加智慧、零界和场景化的金融服务,构建新金融服务生态圈。而随着5G技术的运用,银行业务发展和银行数据的开放将不断深化,未来不仅仅是金融服务通过开放API等技术进入到各大场景,更重要的是,银行通过打造开放平台,将衍生出更加符合新金融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的全新服务体系,由此构建完善、泛在的金融服务生态圈链。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生态场景为触点,构建“金融+场景+服务”的开放生态。

建立匹配业务发展的风险管理体系,健全数据管理与信息保护机制。一方面,面对5G网络安全风险,参与手机银行技术研发的所有主体应注重防范5G技术漏洞和业务办理各环节中的漏洞,加强对5G可能诱发或者存在的风险隐患的研究和预判,升级和完善高宽带、低时延条件下的安全防护能力。同时,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科学运用5G技术于监管、业务发展以及风险防控的各个方面,在发挥5G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设计、制定更加严密的隐私保护方案,强化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结合量子加密等技术应用,确保对外数据接口在安全可监控范围内。

(作者单位为中国建设银行合肥电子银行业务中心)

(本文观点为个人研究思考,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立场)

[1]曹淇凯等:《5G时代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2020年第07期,《经济研究导刊》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