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吕仲涛:金融行业移动支付的发展和实施思路


2018-1-13 14:49

 文/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 吕仲涛

文/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 吕仲涛

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面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带来的竞争压力,商业银行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深化自身能力建设,建立适应新业态的金融产品服务。此外,银行业要协同发展,一是建设互联互通的行业标准和平台,形成具备整体优势的金融服务体系;二是要融合上下游产业,将渠道和服务前移,拓展客户接触点;三是通过与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共创商业模式,共建服务流程,加快支付产品、商业模式以及应用场景的创新,形成移动支付生态圈,从而更好地推动自身支付业务的转型发展。

2017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整体情况》,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251.11亿笔,金额达3687.24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共发生业务257.1亿笔,支付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和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成为移动支付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在应用场景的扩展上,除了人们常用的电商购物、红包,滴滴打车、缴费、充值等之外,在“共享单车”、“微博问答”上也开辟了新的支付领域。

伴随着移动支付场景的不断丰富,移动支付技术也在进行快速的演进,目前,移动支付按照技术形态可分为移动端线上支付、O2O电子商务支付、近场支付三种,各商业银行在三种支付形态上都有不同建设。其中,在移动端线上支付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发展自身电商品牌,延伸对客户服务的渠道,并结合自身优势完成所有支付环节;在O2O支付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发布手机应用APP扫码支付功能,来支持用户线上、线下跨渠道扫描使用,扩展移动支付业务场景;在近场支付方面,商业银行与银联、通信运营商、移动终端厂商合作开发非接支付产品,主要包括各手机Pay产品、HCE云闪付和SIM卡支付等。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的移动支付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安全快捷的支付服务体验。在整个移动支付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定位与客户使用的支付产品紧密相关,当客户使用商业银行的支付产品支付时,商业银行与客户直接接触,发挥着支付业务主导者的角色和作用。当客户使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产品支付时,第三方支付机构采用与银行直连方式,这使银行成为“移动支付账户的提供方”。随着支付管理的规范化和“网联”平台的建设,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将通过“网联”互联,“网联”将向支付机构提供统一公共的资金清算服务,进一步加强了央行对支付机构账户资金监测和资金风险防范。

第三方支付机构、各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等主要机构通过丰富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和支付手段,不断地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与用户生活紧密结合的移动支付服务,移动支付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人们掌上生活的新方式。同时,移动支付也从早期的入口演变成了一个以支付为核心的生态圈。在这一生态圈中,主要参与方涉及客户、商户、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联、监管机构,还包括智能终端厂商、通信运营商等,并已逐步形成以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为核心的移动支付格局。各参与方各司其职、互利共存、资源共享、竞争合作,共同推进移动支付相关业务模式的延续和发展。

一、金融行业移动支付面临的挑战

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能够与主要银行互联,通过便捷的支付体验、丰富的应用场景、强大的营销策略,占据了大部分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入口、账户、通路、产品的建设上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移动支付入口方面,商业银行很早就布局了各类移动支付入口,但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凭借电商和社交等场景优势,逐渐成为线上商城客户端的主要选择。近几年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扫码支付上的大力投入,形成了稳固而庞大的用户群,而由银联、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移动终端厂商多方主导的近场支付,由于终端设备、用户支付习惯等多种因素,市场普及度有待提升。

移动支付账户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建立了个人支付账户,并通过将客户I类银行账户资金转移的方式,支持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个人支付账户进行支付。虽然各商业银行已支持客户在自助渠道、电子渠道开立II、III类账户并进行相关管理,可支持线上小额支付场景,但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尚未普遍绑定II、III类账户进行支付,银行通过II类、III类账户实现账户服务的格局有待转变。

移动支付产品方面,目前各商业银行分别通过建立独立支付品牌的方式,加大自身支付品牌对客影响力,但相比第三方支付机构,商业银行支付产品还需在易用性、便捷性等方面下功夫,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支付服务,支付品牌影响力还需加强。

移动支付通路方面,目前,客户通过银行发起的跨行支付交易,银行间统一按照银联和人民银行的接入规范和标准进行接入。而客户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起支付交易,是由支付机构直连银行完成交易处理,银行需要与多家支付机构对接,目前还缺少统一的接入规范和标准。

二、金融行业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自身优势

在当前形势下,银行业虽然在移动支付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但自身仍然具备一些方面的优势。在客户账户方面,银行作为客户资金的最终管理和结算服务方,通过将传统存款账户向支付账户转化,能够快速拓展客户;在商户资源方面,银行拥有大量优质的线下收单商户,通过激活相关应用场景入口,能够高效延伸产品覆盖范围;在清算网络方面,银行通过全球机构布局形成高效低成本的自有清算网络,同时与境内外清算组织合作实现内外互联互通,结合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以及国际声誉、地位优势,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支付清算服务;在风险合规方面,银行在完备的客户信息、风险模型数据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分析形成端到端管控机制,有助于规范支付行业生态;在安全性方面,银行在基础设施建设、系统运营、产品及流程设计、资金监管等方面成熟稳定,具备全面的安全性。

银行业应对挑战的关键是要发挥上述优势,确立移动支付发展战略:首先,在商业模式上开拓移动支付入口,通过扩展支付应用场景、引入行外客户资源、挖掘客户特征及行为,提高营销成效、聚集合作伙伴、积累商户资源、强化优质商户存有量。其次,在金融服务上,一方面以客户为中心打造移动支付产品,通过提升移动支付体验建设有影响力的支付品牌,增强用户黏性、拓展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以银行个人账户分类管理为契机深耕移动支付账户,通过加快基于II/III类账户的产品创新,发展普惠金融,为客户创造价值,拓展账户规模。另外,在行业合作上建设移动支付通路,围绕网联平台开展支付服务,改变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分别直连进行清算,将银行服务后台化的局面,银行基于客户支付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及引入人工智能等手段,引流理财、借贷、投资、消费金融产品。

三、金融行业移动支付的发展和实施思路

银行业需要“内外兼修”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对“内”而言,商业银行要深化自身能力建设,建立适应新业态的金融产品服务。银行业要协同发展,建设互联互通的行业标准和平台,形成具备整体优势的金融服务体系。对“外”而言,银行业要融合上游产业,将渠道和服务前移,拓展客户接触点。同时,通过与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共创商业模式、共建服务流程;通过参与共建移动支付基础设施,推进技术合作与标准建设,持续完善底层生态。

第一,商业银行要提升移动支付能力,作为支付生态圈的重要参与方,在IT系统建设过程中通过应用金融科技转化技术供给能力,支撑产品服务创新。通过介入流量入口,在线上线下商品交易、社交生活等各个领域竞争合作、拓展流量。通过集成支付工具,提供标准统一的支付产品服务与契合时代商业模式的用户体验。通过完善风险管控,形成端到端的内控合规与监管机制,规范支付业务流程。通过优化账户布局,提供储蓄、结算、支付账户的差异化服务,兼顾账户资金安全与用户支付体验。通过拓展清算网络,提升资金清算效能,降低支付清算成本与流动性风险。通过创新增值服务,发挥银行客户价值、数据价值,形成具有银行特色的差异化竞争力。

第二,银行业要协同发展,将商业银行自身能力建设的个体优势整合为行业体系优势,强化银行业在移动支付生态圈中的整体话语权。基于银行之间的网络互通、信息共享、服务互联,整合分散在同业间的客户数据,挖掘数据整体价值,形成完整统一的客户画像;打通分散在同业间的客户账户,便利线上开立II/III类账户及支付结算;基于同业间清算代理,建立覆盖广泛、行业共享、高可用的清算路径;开展安全、风险方面的同业合作,形成体系性的管控机制;最终塑造新的客户价值和银行价值。在客户服务方面,基于风险偏好量身定制产品服务,通过身份认证充分保障交易安全,综合客户信用数据和流动性预测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简化流程、提升体验;在银行经营方面,基于账户结算服务促进支付产品流量转化,沉淀低成本客户资金,通过覆盖广泛、到账快速、成本低廉、全流程可追溯的支付清算服务支撑前端产品创新。

第三,银行业要共同完善产业合作生态,通过确立在支付生态圈中的体系优势,强化专业金融服务价值,推动打造安全合规、共创共赢的产业合作新格局。通过与商业经营机构或公共服务部门合作,拓展线上线下商务、社交生活、金融服务流量入口,将支付工具融入各类交易场景,尤其是客户流量较大且需要借助第三方进行支付的专业领域,如旅行、外卖、共享出行等,并在入口之间进行引流。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同业合作,发挥账户服务优势,在完成最终资金结算的同时,打造支付账户优化线上流程,将支付服务前移,直接对接前端交易场景,避免银行服务后台化。通过与境内外清算组织合作,发挥资金清算上的先天优势,利用广泛布局的境内外清算网络、充足的流动性支持,在跨境支付等前沿领域,以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声誉、地位、资本背书,开展跨境金融合作,以国际化的支付产品拓展中高端客户群体。通过与监管部门合作,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利用客户信息、内控合规、监管报送等方面的成熟机制,在移动支付合作中提供特色服务。通过与基础设施建设方合作,参与共建移动支付基础设施,推进技术合作与软硬件标准建设。

近年来,工商银行在e-ICBC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大力提升电子银行对全行在获取新客户、拓展新业务方面的贡献度。总体上打造了融e购、融e联、融e行等互联网金融平台,构建起集支付、融资、交易、商务、信息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结合移动支付生态圈具体情况,积极进行产品服务创新,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以“工银e支付”为基础,结合应用场景、安全技术等,组合B2C、C2C、扫码支付,手机PAY支付、NFC支付已支持多家主流手机厂商,丰富了产品功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同时融合线上线下业务等更多产品,拓展合作互联渠道,融入更多业务场景,并通过账户管理、验签方式全流程提升产品服务体验。以融资促消费、惠民生,以消费升级助力经济增长,通过深耕消费金融、创新零售业务,打造了具备融资服务实时化、产品体验无感化、业务发展品牌化特点的“工银融e借”产品,成为互联网化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在推进产品服务创新的同时,面对移动支付新业态下交易反欺诈等安全要求,工商银行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了全生命周期安全控制、统一安全管控、安全与易用有效平衡的移动支付安全防护体系。

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面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带来的竞争压力,商业银行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深化自身能力建设,建立适应新业态的金融产品服务。此外,银行业要协同发展,一是建设互联互通的行业标准和平台,形成具备整体优势的金融服务体系;二是要融合上下游产业,将渠道和服务前移,拓展客户接触点;三是通过与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共创商业模式,共建服务流程,加快支付产品、商业模式以及应用场景的创新,形成移动支付生态圈,从而更好地推动自身支付业务的转型发展。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