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陈波:不应以创新为名试探风控底线


2020-9-25 12:04来源:移动支付网

“创新和安全相伴相生,是始终贯穿支付体系发展的主线。”9月24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波在“第九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

陈波强调,部分产业主体不应以创新为名试探风控底线,或者打政策擦边球,既要重视事后的风险监测和赔付,又要重视业务前端的风险防范。同时,随着“支付+”模式的创新和拓展,支付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相互渗透,要更加关注金融风险与支付风险相互交织的问题,有效阻隔传导性风险。

陈波表示,大型持牌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支付服务的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均较强,市场规模的网络效应突出,同时大型机构之间强强联合,领先优势逐步扩大;中小机构经过多年“跟跑”发展,在资本消耗较快的情况下,竞争优势尚未形成,智力投入不足,亟待通过转换机制、加强合作赢得发展机遇。这就造成了产业力量失衡,利益格局固化,市场生态多样性不足,容易形成风险聚集,削弱了支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未来几年,支付产业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陈波建议,银行、支付机构等要专注产品创新,提供更多直达产业主体和经济活动的支付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场景的支付需求。加快数字化支付发展,创造和催生新的需求,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供需平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争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主动将支付创新行为纳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波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波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上午,范一飞副行长发表了加快支付产业数字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我国支付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刘连舸会长总结了支付产业发展成果,对产业迈上新征程进行了动员。为落实范一飞副行长和刘连舸会长的讲话精神,我从协会与行业的角度,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近年来,我国支付产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迈入了从做大到做强、从增量到提质的发展阶段。今年以来,支付产业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产业发展在推动数字化升级、保障民生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一)创新作为支付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更加强劲

随着技术创新的加快推进,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近17%。支付服务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激发出强劲的创新活力。我国支付产业主体主动拥抱数字科技,强化数字化支付创新,在服务范式、渠道开拓、科技赋能以及风控合规等方面推动创新,加快实现产业效率变革、动能变革和质量变革。产业主体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结合,显著提升风控管理效率;运用标记化、通道加密等技术,有效保护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通过数字化赋能,帮助中小企业和商户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不少产业主体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加快探索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协调作为支付产业发展的内生特点不断深化

随着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持续提升,支付产业层级日益丰富,产业体系趋于健全,边界清晰、联系紧密的分工体系基本形成。银行机构强化创新引领,拓展C端开放和B端聚合,构建新发展优势;支付机构扎根零售支付,业务范围渗透各类生活场景;基础设施运营组织不断健全,业务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终端厂商、收单外包服务商等机构抓住机遇,拓展深化了支付服务链条。随着支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城乡支付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之间发展趋于均衡。特色惠农支付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019年末,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村级行政区覆盖率99.2%,基本实现了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基础金融服务。在今年的疫情阻击战中,支付产业主体积极协同配合,优化产业链分工,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业务数字化,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充分体现了支付产业发展韧劲和协调性。

(三)绿色作为产业发展的普遍形态进一步扩大

随着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不断创新、应用和普及,支付产业“资源节约、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非现金支付工具从传统的纸质票据、卡基支付快速向电子支付转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以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绿色支付方式拓展了更广阔的应用市场。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金融服务,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支付效率,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交通出行。此外,电子支付与供应链、产业链各环节融合发展,推动发展供应链金融,减少了供应链资源消耗,促进了知识经济、共享经济等绿色业态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绿色环保。

(四)开放作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持续推进

助力构建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支付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必由之路。一方面,我国支付市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引进来”加速推进:“联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获发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筹备申请获准通过。另一方面,支付产业“走出去”不断深化。境内产业主体积极培育和拓展境外市场,银联卡境外发行和海外受理不断加速,截至2019年末,银联受理网络已延伸至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受理商户累计超过5600万户;CIPS系统从无到有,境外网络不断延伸,覆盖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银行机构资金进出通道更加畅通高效;支付机构拓展海外市场各显神通,推动境外人士在境内使用移动支付取得新进展。此外,跨境支付业务快速发展。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在线成交进出口总值6044亿元,同比增长6.7%,带动跨境网络支付的逆势增长,成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最具活力的跨境渠道。

(五)共享作为产业服务的根本目的加快实现

支付服务植根于经济社会发展土壤,支付产业发展始终秉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我国支付产业通过科技创新,降低了服务的成本,改善了服务可得性,提升了服务覆盖率。作为金融业务的入口,账户服务的普及率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约119亿户,较2017年末增加约26亿户。通过场景拓展,形成了多层级延伸、多元化布局、多领域覆盖的服务体系,新兴支付应用场景广泛普及,民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针对中小企业和商户的服务更加便捷,数字赋能进一步深化。此外,我国支付产业坚持与实体经济共发展,主动减费让利,两次下调刷卡手续费费率,主动减免抗疫有关的支付费用,降低资金流通成本,为我国复工复产复市和经济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新问题

我国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对支付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一些新问题:

(一)支付创新和安全需要进一步平衡

创新和安全相伴相生,是始终贯穿支付体系发展的主线。在我国网络支付快速发展、广泛普及的过程中,应更加关注业务的合规与风险的防控。部分产业主体不应以创新为名试探风控底线,或者打政策擦边球,既要重视事后的风险监测和赔付,又要重视业务前端的风险防范。同时,随着“支付+”模式的创新和拓展,支付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相互渗透,要更加关注金融风险与支付风险相互交织的问题,有效阻隔传导性风险。

(二)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支撑性面临挑战

复杂的外部环境对于基础设施安全、平稳运行构成了长期性挑战。基础设施间的跨行数据整合还在探索中,海量数据统筹运用的合作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为监管部门打击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以及查找无证经营机构等提供信息支持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我国支付业务创新活跃,新的产品和种类不断涌现,对于基础设施支撑前端业务创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我国内外循环相互促进,有赖于我国跨境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跨境连接,健全安全、可靠内外循环渠道和网络。

(三)产业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进一步扩大

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在推动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网络规模效应、人才聚焦效应以及平台效应等进一步加剧了产业分化。大型持牌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支付服务的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均较强,市场规模的网络效应突出,同时大型机构之间强强联合,领先优势逐步扩大;中小机构经过多年“跟跑”发展,在资本消耗较快的情况下,竞争优势尚未形成,智力投入不足,亟待通过转换机制、加强合作赢得发展机遇。这就造成了产业力量失衡,利益格局固化,市场生态多样性不足,容易形成风险聚集,削弱了支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行业自律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协会自律管理的穿透性和约束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服务行业创新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等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寓自律于服务的模式还在不断构建和完善中,在规范和引导产业均衡发展,营造共治共享、共荣共生的支付生态等方面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行业自律与服务的覆盖面还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部分中小机构没享受到及时、有效的行业服务。另一方面,行业服务的创新能力不足,服务的全面性、普适性和渗透性还不够,在业务咨询、规划引导、数据服务以及市场合作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进一步营造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未来几年,支付产业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我们要居安思危,前瞻性思考,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完善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基础,努力实现更高标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创新动能

银行、支付机构等广大产业主体要顺应形势,提高站位,以“支付为民、产业报国”为己任,以服务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提升创新能力,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水平。要专注产品创新,提供更多直达产业主体和经济活动的支付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场景的支付需求。加快数字化支付发展,创造和催生新的需求,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供需平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争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主动将支付创新行为纳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要提高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充分利用合规科技,完善内控机制,推动支付业务合规建设,使合规成为业务创新的前置条件;利用金融科技技术,推动风控关口前移,做好风险提前防控,从源头切断风险传染链条,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二)进一步赋能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支撑作用

基础设施运营主体应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强化支付结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深刻体察市场需求,提升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流通成本,促进国民经济循环。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系统健壮性和业务连续性水平。运用分布式、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探索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换代。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和专业化能力,更加有效地支撑前端业务创新发展,满足数字化支付的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同时,支付结算基础设施间应加强统筹和协同,以基础设施互操作推动前端业务互联互通,建立四通八达的资金和信息网络,服务好国内经济大循环。大力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网络建设以及与境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三)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行业治理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要进一步完善行业治理机制,建立有利于政策传导和市场规范发展的政策环境。既要让市场机构有进有出,激发市场活力,也要不断完善产业链分工体系,加强市场竞争行为治理,加快形成错位竞争、差别分工、和而不同的产业竞争新格局。

充分运用监管科技,逐步推动监管规则的数据化、数字化,提高合规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完善行业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推动交易全流程、穿透式风险监测,全面阻断跨境赌博、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等非法活动资金链。产业主体应进一步梳理和评估基础设施、业务终端、基础软件以及技术标准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底层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四)进一步深化行业自律和服务

协会将以服务会员和维护行业利益为根本宗旨,认真贯彻《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战略发展规划(2020-2022)》,以“政策传导到位、市场自律规范、服务高质有效”为引领,认真贯彻和传导各项政策,发挥支付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健全行业自律制度体系,创新自律管理机制,延伸自律覆盖范围,强化技术标准应用,推动自律管理数字化,形成完善的自律规范体系,为维护金融与支付稳定,防范市场风险做出积极贡献。重点推进银行卡外包备案系统建设,完善金融科技产品检测认证体系,完善支付数据治理,统筹协调建立支付数据管理系统,在合规基础上推动数据服务产品化,为会员单位业提供高效、均等和低成本的数据服务。协会将积极回应会员单位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在政策咨询服务、行业培训、业务交流、推动国际合作以及维护会员权益等方面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会员单位干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促进支付产业健康发展。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各位同仁,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任在肩,行胜于言。协会将与行业一道,与时俱进,砥砺前行,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共同开启我国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评论加载中
相关文章

月点击排行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1-2022 移动支付网    粤ICP备110613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994号
深圳市宇通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28区宝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C座606